到南越王宫博物馆看面具的力量广州日

治疗白癜风最好方法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31027/z6iiyz5.html
01:38

10月30日,南越王宫博物馆的展厅中,安顺地戏面具雕刻周官胡氏派第23代传人、贵州傩面具雕刻艺术代表性人物胡科伟,用手中的雕刀嚓嚓几下,木料上显现出粗犷的几道刻痕。随着他的雕刀移动,一张带有神秘色彩的面具也渐渐显露出雏形。

这是由南越王宫博物馆、贵州省民族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傩魂神韵——中国傩戏·傩面具艺术展”开幕式上的一幕。这位年便开始从事地戏脸谱雕刻的民间艺人,向观众展示了一门古老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生命力。

展览从傩戏服装、道具、面具等方面将古老而神秘的傩文化呈现在观众面前,其中色彩艳丽、表情夸张的傩面具尤为惹眼。在那些传统的节庆仪式中,戴上面具的人和摘下面具的人,身份、情绪、作为,都大为不同,代表了完全不一样的两种状态,可见“面具”的力量之大。

傩(nuó),在中国是一种世代相承的悠久文化现象,滥觞于史前,核心礼仪形成于商周,历代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它目的在于驱“鬼”逐疫、祈福禳灾。随着社会的发展,傩慢慢地向民间艺术形式过渡。它以戏曲、舞蹈等为表象的诸多形式,成为中华民族艺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傩更是广泛分布于民间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收录了分布在全国十余省份数十个与傩有关的戏剧、舞蹈、手工技艺等项目。

在展览现场,南越王宫博物馆馆长全洪说,傩文化中蕴含着传统中国人对健康、安宁生活的渴望,是人们在不同时代的认知水平下,尝试与周遭的自然界进行沟通的努力,寄托了人们很多美好的愿望,也包含了大量的文化密码。

南越王宫博物馆副馆长李灶新则对记者表示,一眼看上去,一些傩面具会让人想起南越王宫博物馆中收藏的那些古代出土的建筑构件“鬼面瓦”。当然它们的用途相去甚远,但是那种相似性,不禁让人推测它们寄托的精神内涵可能有相通之处,比如,都是驱邪祈福,祈愿吉祥安宁等。这些对比,很有趣。而且面具文化作为一种遍布全世界的文化现象,里面有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

本次展览共展出珍贵文物件套,包括汉族、藏族、苗族、彝族、壮族、瑶族、土家族、水族、毛南族、朝鲜族、布依族等十几个民族数十个种类的面具,还有傩戏表演时使用的宝剑、香瓶、铜号等道具和古朴精致的傩戏服装,向观众展示傩文化的丰富、生动与多彩。展览在南越王宫博物馆举行,将持续至年1月4日,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卜松竹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王维宣卜松竹

视频:广州日报全媒体视频记者王维宣卜松竹

通讯员:梁艳萍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刘丽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6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