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源于爱好,爱好源于生活。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国风。
今天继续给大家分享我的小玩意。这工作十来年了,平时也不喜欢打牌玩麻将,也不热衷于酒桌文化。朋友没几个,但是铁哥们还是有几个,平时工作压力大,总是要有一些解压的方法和途径。我的方式就是培养各种兴趣爱好,在自己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玩儿来缓解压力。同时也能给自己增加许多的知识,因为你想玩儿,就不得不学习新知识来满足你的玩兴。
我开始玩儿木头的时候,还是从阅读到中国红木家具开始,有一段时间我是特别的喜欢红木家具,到处找书看,然后网上各种文字看,还去直播间去学习。积累了大概有半年时间后,我就跑到我们当地的家具市场里转悠,想实地看看红木家具。逛了好多家,发现我们这个地方卖传统红木家具的店真不多,更多的是新中式家具。但是我还是找到了几家专门做古典红木家具的店,通过与店员的聊天,发现专业度不太行,根本学不到什么知识,有的人还不如我这个突击半年红木知识的水平。但是缘分天注定,我遇到了一个老师傅,一个干了40年红木家具的老师傅,70岁了,年轻的时候去福建打工,进入了木器行业,一干就是40年,后来自己在福建仙游有个小厂,现在交给侄子打理了,5年前在老家这里自己开了个店,平时就卖卖货,随缘的卖货,按照他的说法干不动了,落叶归根,孩子们都在上海工作了,也不用他带孙子。自己没事干,也不想闲着,就弄个店,每天看看自己产的家具,然后跟陌生人聊聊天,挺好,也没指望卖多少货。都是老主顾照顾生意,够个房租钱就行了。
他看我对红木这么感兴趣,老爷子也很健谈,好家伙,就开始给我科普起红木知识了。我平时周末或者有空闲的时候,就去找他聊天,听他讲他年轻时候的故事。他是如何南下打工的,他是如何进入这个行业的。还有以前的红木家具都是什么款式的,料子是什么样子的。通过他的娓娓道来,彻底打开了我对红木家具以及红木原材料的广阔的知识海洋。
红木这方面的知识,一些从事这方面工作或者生意的人,可能会很熟悉,但是我从老爷子那里学到的知识,不论是网上还是直播间里,都是没有人会告诉我们的。比如红木家具对于普通人来说就是个使用的工具,但是这些年也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把红木家具当成了艺术品,然后价格就虚高了。他的意思是如果买了家具不去使用,那么家具的意义何在呢。还有他意思是说,普通人不要去追究工艺的极致,买自己经济条件允许的家具,只要料子不是太差就可以了,真正精品的现代工艺做出来的红木家具,其实根本不是普通家庭能够承受得了得。还有就是红木其实在手艺人眼里就是个材料,没有文化的底蕴,更不存在着什么这器型那器型的区别,就是手艺的高低而已。手艺水平高的,做出来的东西,你一看就感觉很协调很美观,水平不行,做出来的东西总感觉不是很协调。但是普通人基本看不出来。
还有就是红木家具的价格之所以差别巨大,是跟木质材料,加工工艺,进货渠道有关系。很多木器加工厂都会有囤料的习惯,按照老爷子的话,现在的传统木料,如老挝大红酸枝,红酸枝,白酸枝,紫光檀,缅花这几类经常用到的材料,原材料的品质一年不如一年,虽然有些材料的价格并没有涨多少,但是品质差了好多,其实也算是一种涨价了。还有就是近几年用的比较多的血檀,非洲花梨,印尼黑酸枝,他认为根本不能算是红木,只是现在没有办法了,老的传统材料货源确实太少了。市场上只能用这些材料来做,因为价格比较低,容易走量。
关于红木知识,我以后会慢慢跟大家分享,最后老规矩,分享我的一个红酸枝的大笔筒。带雕工的,你猜我从哪儿弄得?没错,老爷子送我的,我没买他的任何东西,他还送了我一个笔筒,意思是现在的人很少能愿意听他啰嗦了,遇到我这么个年轻人愿意听他啰嗦,也算是有缘,东西不值钱,他用废料自己做的,就送我了。
觉得有用,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