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有个孩子,今年十岁,叫作李秉正,父亲曾经是个书生,只是没有读出什么名堂,坚持到了三十岁左右,这才认了命,在家中种地。
任命之后,才成亲生子,有了这个孩子李秉正,一直到了孩子十岁这年,书生想了想,也不打算叫孩子读书了,干脆学个手艺算了。
于是开始托人,给李秉正找了个医馆学徒的名额,镇里只有一座医馆,老郎中虽说医术一般,但是人品好,待人热情,遇到为难的患者,有时干脆连钱都不收了。
书生带着李秉正到了医馆。
看着面前的郎中,书生拱手道:老伯!我这儿子就交给您了,不听话您就打。
郎中几年六十来岁,满脸的褶皱,只是双眼有着充满睿智的光芒闪烁。
郎中看了看十岁的李秉正,笑道:小子不错,看着就是个老实孩子,放在我这,你就放心吧!跟着我学习十来年,随后做个郎中,养家糊口还是没问题的。
听了老者所说,书生自然是高兴,毕竟郎中人脉广,有人缘,而且收入也不错,赶紧按着李秉正给老者磕头。
十岁的李秉正,已经懂事了,赶紧跪在地上给老者磕头,郎中笑着给扶了起来。
自此之后,李秉正跟了郎中做了学徒,一般不管是干什么的学徒,前面几年,都是从打杂开始,不会教你什么东西的。
这个是自古流传下来的,郎中这里也是如此,倒是没有针对任何人的意思。
这李秉正十分听话,郎中说什么就是什么,吩咐了就去做,一晃一年下来,郎中极为满意。
一日,李秉正正在分拣药材,突然听到师兄喊他,赶紧朝着前面跑去,等到了诊室,李秉正傻了,因为他的父亲,此刻躺在病床上,人事不省了。
郎中正在给他诊脉,李秉正过来,眼中含泪,问道:先生!我爹怎么了?
郎中听了,斟酌了一番才说道:你爹身体不是太好,你要有所心理准备。
听了这话,李秉正眼泪顿时流了出来,跪在老者面前,哀求道:求先生救救我爹啊!
看到他如此,老者良久之后,点了点头,说道:要想救活你爹,需要用到极为珍贵的药材,这些东西,我也力所不及,只能尽力了。
随即,老者开了药方,自有学徒按方抓药,李秉正看到了药方,顿时一阵惊讶,因为里面的几味药,都是贵得出奇,他家根本就没钱买,难怪老者犯愁。
足足一月的时间,李秉正的父亲,终于是闯过了鬼门关,不过只有李秉正知道,郎中自己承担了多少药费。
书生病号之后,直接跪在了地上,说道:多谢您老活命之恩,我这孩子,以后就交给你了,您爱怎么使唤就怎么使唤了。
郎中听了,呵呵笑道:不至于,秉正心性纯良,我看好这孩子,这就是缘分,其他的不多说了。
李秉正也跪在了地上,内心念着郎中的好,打算一辈子报答。
又是一年,郎中准备提前结束李秉正的学徒期,打算收他为弟子,可是就在这时,郎中突然身患重病,竟是卧床不起了。
这郎中的儿子,在镇上有着一个铺子,没有子承父业,所以见到郎中病了,便关了医馆,至于这些学徒,纷纷遣散了。
李秉正不打算离去,毕竟欠着郎中的人情还有钱,但是郎中病重,只能是作罢了。
回到家中之后,父亲见了,也是有些发愁,这么好的机会,谁想到会是这么一个结果。
无奈之下,书生再次托人找关系,给李秉正找了个棺材铺当学徒的机会。
李秉正听了之后,就摇头,说道:爹!我不去棺材铺,将来名声不好啊!
书生听了,摇了摇头,说道:叫你是去学手艺的,把木匠手艺学到手,将来你自己单干,谁还管你在哪学的手艺不成?再说了,每个一技之长,难道跟我一样,种地一辈子不成!
听到父亲这么说,李秉正这才点头同意了。
棺材铺在县城里,一个极为闭塞的角落,这里人烟稀少,即使是穷人都不愿意来此。
还是父亲带着李秉正,到了棺材铺这里,这里负责的是一名中年掌柜的,老板每月也就是来一次而已,所以这里就是掌柜的说了算。
这人眯着眼看着李秉正良久,才说道:这小子看着没什么机灵劲啊!
听到此话,书生明白,赶紧上前,从怀中取出了一角碎银子递了过去,说道:孩子还小,听话,您该打打该骂骂就是了。
掌柜的见了银子,脸上顿时出现了笑容,说道:嗯!既然这样那就留下来吧!
就这么,李秉正留在了棺材铺之中,一晃就是八年的时间,如今的他,已经二十岁了。
直到现在,李秉正才算是接触到了棺材铺的核心东西。
一日,一名管事过来,找到了掌柜的,正巧被李秉正看到,也听到了两人的对话。
管事的老爷亡故了,过来是订购棺材的,掌柜的自是满口答应下来,说是两天便可交货,不耽误管事主家的入殓发丧。
李秉正知道,要想打制一口好的棺材,多人配合,需要数日的时间才能完成,两天打造一口棺材,那是痴人说梦。
不过有些木料,棺材铺都提前做好了,有些只需简单拼接一番,也能做好,这样就能省下很多的时间。
知道了此事之后,李秉正就注意了此事,谁想到,整整一天,掌柜的也没吩咐干活,李秉正有些不解,便问向身旁的老师傅:李师傅!我见那人过来买棺材,说是后天要用,掌柜的怎么还没做安排啊?
老师傅带了李秉正数年,俩人的关系十分不错,听了他所说,老者笑了笑,十分神秘,看了看左右,低声说道:明日你便会知道了,但是记住,莫要多言就行。
李秉正听了,点了点头,暂时将此事搁置了。
次日,刚吃过早饭的李秉正,给师父带着,到了一座独院之中,打开院门之后,李秉正就傻了。
因为院中摆放着一口巨大的棺椁,虽说规模不小,但是棺材上,有着朽烂的迹象,还有各种划痕。
李秉正愣了,师父低声说道:看到了吧!这就是昨天那事儿的解决方法。
李秉正趁着没人,问道:师父!这该不会是偷来的棺材吧?
老者听了,摇了摇头,说道:兴许不是,不过掌柜的手段多,类似这种情况,可不是一次啊!赶紧干活儿吧!咱们管不了这么多。
次日,那名管事过来,将修正整后,崭新的棺椁拉走了,李秉正见此,心中有着不安和气愤,一时无处发泄,那位老师傅见了,却是摇了摇头,说道:这种事情都是常事,那棺材也不是偷来的,而是有人卖给店里,掌柜的为了赚钱,才会如此,不只是咱们这里,其他的棺材铺也有这种情况。
即使如此说了,李秉正心里还是过不去这个坎。
此事过后,也就是一月的时间,一人急匆匆到了棺材铺,找到了掌柜的,说是要订购一个棺材,掌柜的欣然答应。
也是巧了,李秉正当时没在,一天之后,那人过来取货的时候,两人才彼此看到。
待看到此人之后,李秉正傻了,因为这是郎中的儿子,李秉正声音都有些哆嗦,问道:这是给师父的?
男子点了点头,说道:我爹昨天过世了。
闻言,李秉正眼中泪水滚落,郎中对他不是好,而是有着大恩,昨天还想着,过几天休息去看看老人家,没想到这就天人永隔了。
男子见此,安慰道:早知道你在此,我就过来通知你了,我爹临死的时候还在问你过得好不好呢。
听到这里,李秉正眼泪更是溢出,不停,足足良久之后,李秉正看到了棺材,愣了下,说道:这口棺材是老货,不是新的。
突然听到此话,男子愣了下,随即明白了过来,都是做生意的,男子怒气上涌,对着掌柜的喝道:你就是这么做生意的?我要去县衙告你!
听到这话,掌柜的傻了,赶紧赔礼道歉,最终男子选了一个最好的棺材,顺带着拿着十两银子赔礼,此事才算终结。
只是不等掌柜的说话,李秉正扭头就走,什么也不要了,掌柜的见此,恨得咬牙,发誓要报复他。
这李秉正不说身无分文也差不多,毕竟做的是学徒,没有工钱,棺材铺里只是管他吃喝住而已。
回到了家中之后,父亲也听闻了此事,没有数落而已,反倒是褒扬一番,随即将儿子是个木匠的事情四处散播。
别说,没过多久,李秉正就找到了活儿干,一来二去的,也算是能够养家糊口了。
数年后,成亲生子,至于木匠手艺,在附近也算是有了些名气。
此刻的他,不只是给人去做工,还在家里承接一些活计,院里都是桌椅板凳之类的。
一日,有户人家叫他帮着打床,说是供料,只是叫他出工,此事也正常,李秉正没有丝毫迟疑就答应了下来。
几张看着极好的木板,就放在院中,李秉正开始做工。
就在这时,门口传来了一道老者的声音:好心人!我讨碗水喝!
李秉正闻言抬头,看到一名衣服破旧的老者,站在门前讨水喝呢,赶紧起身,说道:您老稍等一下!
说着就进屋了,那老者看了看满院子的东西,竟然走了进来,随意看了看,看到那几块板子的时候,老者愣了下。
就在这时,李秉正端着碗走了出来,说道:给您!
老者接过来直接喝完了,李秉正见此,说道:我再给您端一碗吧!
说着,又是端了一碗,而且还拿了半个馒头,说道:我这里还有半个馒头,也给您吃了吧!
老者见此,倒是一愣,也不客气,喝了水便将馒头吃了。
李秉正一直带着微笑,那老者见了,迟疑了一下,指了指那木板说道:你这木板是哪里来的?
李秉正听了,说道:这是客户打制床,送来的料。
老者闻听,点了点头,说道:这木板有问题,我劝你别用。
听老者一说,李秉正愣了下,问道:木板有问题?
老者:这木板应该是从老棺材上弄下来的,还有着湿气和阴气,若是做了床铺,久了,人会生病的,赶紧烧了吧!叫你干活的,估计是另有目的。
听到老者所说,李秉正似乎是明白了什么,点了点头。
十日后,叫他打床的人来了,将床老走,但是转眼就将他告到了县衙,说是他用棺材板给他打床。
衙役将他带去,李秉正这才说了事情的始末,县令倒是好奇,结果一查,那几块木板果然还在,事情很简单了,这人诬告,陷害,县令勃然大怒。
结果一审,背后竟是那棺材铺掌柜的报复,采取的手段,李秉正这才明白,原来报复延迟了好几年。
只是这掌柜的被打了一顿,弄进了监牢,估计短时间出不来了,这就是陷害人的下场。
故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