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7件七十年代的老物件,你见过用过几件,

白癜风早期发病的表现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nzhm/141222/4541952.html

经历过六七十年代生活的人,现在至少已经五六十岁了。那个年代,由于生产力不高,物质比较贫乏,农业生产工具和农村生活用品也非常落后。今天给大家分享大家,看看你见过几件用过几件?

一、古老的棉油渣压饼机

上面这张图片上的装置应该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农业社时期大队榨棉籽油剩下的棉渣“压饼机”。说它是机器有点夸张,其实就是几根木料组合的装置。夹在木头中间的圆形东西应该就是榨棉籽油剩下的棉渣,通过压力把散棉渣压制成一块圆饼,做牛饲料。

它的原理很简单,把装好的棉渣放在两块圆形木板之间,然后用加楔子的方式(把楔子一个个打进木料缝隙)挤压装棉渣的圆形木板,就可以把棉渣压制成结实的饼状。我们老家把压制好的棉籽渣叫“麻槮”。

二、古老的分离稻粒与稻壳的“风车”

上面这张图片上的机器就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水稻收割后分离稻粒和稻壳的机器——手摇风车。那个圆形木箱内是一组“风扇”,轴心连着摇把,手握摇把快速转动风扇,就会将从上面木斗内倒进的稻粒和稻壳中的稻壳吹出去,而比较重的稻粒从面流出来。当然,除了水稻,也可以分离其它谷物的壳。

三、六七十年代生产队用来合麻绳的“合子”

上面这张图片上的老物件是合麻绳的工具“合子”。它是由四个“合子”组成的,每个合子合成一根麻绳,这组合子一次可以同时合成四根麻绳。每个“合子”的一端有三个分叉,一个分叉是一根细麻绳,就是将三根细麻绳合成一根粗麻绳。

操作时,三根细麻绳的一端各系在一个可以转动的架子上,然后,同时转动,将细绳往紧处拧。这一头,人拿着“合子”慢慢向后移动,三根细麻绳就会被合成一根粗麻绳。

四、六七十年代给骡马做的“鞋”——马铁掌

骡马驴的脚趾甲是一直生长的,如果不剪掉,越长越长,就走不了路。所以。骡马驴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由专业人士给“修剪脚指甲”,就是用铁铲铲掉长长的脚趾甲。但光剪掉脚趾甲还不行,骡马驴要经常负重在路上行走,而路上经常会有铁钉、玻璃渣、尖锐的石子等,会扎伤骡马驴的脚趾,所以,脚指甲修剪好以后,还要给马蹄的脚趾甲上锭一个马鉄掌。上面这张图片上的老物件就是“马铁掌”,两边的几个洞就是钉钉子的。

五、六七十年代农村人剃头用的剃头刀

上世纪六十年代,很多农村还没有“理发推”,理发铺里也是用刀子剃头,上面这张图片中的老物件就是那时候的剃头刀。

这个剃头刀在当时已经比较先进了,刀片很薄,而且是镶嵌在刀架的铁槽里,非常锋利,基本上不用磨。而更老的剃头刀刀刃和刀体是一体的,用一段时间需要磨刀。

六、上世纪七十年代农村使用的“蜂窝煤机”

上世纪七十年代,农村大多数家庭使用煤炭做饭取暖,而把碎煤做成蜂窝煤燃烧更充分,火力越大,也相对干净。

那时候还没有大型蜂窝煤厂,但个人买一个打蜂窝煤机就可以制作。

把碎煤掺和一些黄土,和好后,将蜂窝煤机压进去,然后再轻轻提起,一块蜂窝煤就打好了,晒干就能用。

七、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骡马驴驮水用的“木水桶”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的地区农村特别干旱,别说浇灌庄稼,连人饮水都很困难。

那时候,没有运水汽车,饮水用牲口驮。就是制作两只大木桶,然后固定在驮架上,装满水后,两个人抬起来放到身上的鞍子上。上图就是那时候的驮水大木桶。

各位朋友,这七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物件,你见过几件?用过几件?若见过四种以上用过三种以上就是老农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0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