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浆木器为何会成为藏家们心头的宠儿?
文/洪门三少
开篇我们需要明白包浆木器和老家具不同。民国及其以前的家具才有可能被称为老家具,而我们这里所说的包浆木器不仅指年代久远的木器,而且还有一些年份较短的包浆器物,例如近些年包浆的一些紫黄工艺品。
年代久远的具有收藏价值的器物,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古董,它们能受到藏家们的追捧是不言而喻的。
那么,人们为什么会对年份较短但却形成包浆的木器情有独钟呢?
短时间内就能形成包浆的木器,往往都是由油性好的木料制作而成,最明显的自然要属紫檀和黄花梨。
这类木料本身就很名贵,无论在哪个时代,所制成的精品木器都会受到人们的青睐,特别是在清朝时期,紫檀和黄花梨多被用于宫廷制器,由此也抬高了紫黄一类木器的身价和地位,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中式审美来说,中式审美受文士阶层影响较大,其审美基调重视素与雅。包浆后的木器,品相淳朴内敛,温润而又稳重,在低调中又能呈现出个人的生活品味与审美趣味,符合国人对器物的审美需求。
从藏家心理来说,藏家们自是热衷于收藏更具收藏价值和文化底蕴的古董,但是古董的价格较高且流通较少,所以藏家们自然会选择一些具有收藏潜力的器物来收藏。
在包浆木器中,那些材质、工艺、器型等均属一流,特别是名家手工器物,一经收藏传承百年乃至几百年后,极有可能在后世成为古董,因此自然会受到藏家们喜爱。
从社会生活来说,包浆木器特别是一些大件木器,可以直接用来布置于中式空间,更具生活实用性。特别是近年来中式生活方式和中式美学空间的兴起,人们更愿意用一些中式器物来布置空间,甚至有人仿古效古,器具摆设皆用老器物,而其中包浆木器也成为此类人的心头好。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包浆木器都能成为幸运的宠儿,只有那些本身价值就很高的木器,在包浆后才会收到人们重视和喜爱。比如农村中那些已经包浆的农具木柄,自然没有紫黄一类的工艺品更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