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好材料就做不出好的古琴,从小与古琴结缘,一直从事古琴制作,因为专注好学上手很快,既掌握了斫琴,又学会了弹琴,经营鑫缦古琴多年,专注高品质手工古琴,做古琴我们是认真的。一辈子一件事专注手工古琴,我用心,您放心。
鑫缦古琴除了中国南北之材,非洲、东南亚、甚至俄罗斯材料的特色加以应用,一直得到行业认可,拥有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有些工作机器相比人工会更加便捷、精确,并且有一定的标准。关于琴的形式,我们拥有独特的创新,不管什么形式,鑫缦古琴认为声音好就是好琴。
古琴制作有很多步骤,包括选材、制胚、上漆、定徽、上弦、试音。古琴上漆有很多学问,想要古琴有色泽,漆要上得好。杉木、桐木等老料还要在上漆之前上灰胎,这可以让琴的声音更加松透,这一系列步骤使得制作周期比较长,因此有很多古琴放了五年、十年。鑫缦一直以用户之上用心服务为宗旨,让琴友们购琴放心,用琴安心,售后省心
1、琴面
为能充分振动,面板一般多用桐木、杉木等松质木料制成。向内外侧呈瓦弧形,与底板胶合而成琴。古琴的周身髹以生漆与鹿角霜粉屑(或瓦灰)调和的底胎,干透磨平后多次擦拭生漆而成。琴面木材须选料精良,纹理梳直匀称。琴面内腹斫成膛腔,在龙池、风沼处留有微微隆起的纳音。一般常见设有两根音柱(天柱、地柱)连接着面板底板,传导振动。
2、琴弦
琴面从外向内由粗及细缚弦七根,古时琴弦用丝质制成,今多用钢弦。如果弦绕至雁足时圈数不多,就需要使用其他牢固的线接续增加弦的稳定。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内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宫、商、角、徵、羽,象征君、臣、民、事、物五种社会等级,后来周朝周文王、周武王增加文、武二弦,象征君臣之合恩。
3、琴徽
一弦外侧的面板上嵌有十三个圆点的标志,称为徽。徽多用螺钿制成,考究者也有用金、银、玉、石等质地的材料精制而成。徽的点位实为弦的泛音振动节点,自然而成,其音律为纯律。在按音弹奏时则作为按音音准的参考。
4.岳山
在琴面右侧头部8—10厘米处横嵌的一条硬木,称为岳山。用硬质木制成。
5、蝇头
用弦头的一端绕结而成,并位于岳山顶端系连绒扣的弦结,称为蝇头。因两小圈形如蝇头而得名。打结时不宜过大过小以求美观。
6、绒扣
连接蝇头与轸子的丝绞称为绒扣,绒口一般用稍粗的真丝丝线搓绞而成,具体方法:择12—14根50厘米左右或更长的单股丝线,固定一端(在无任何帮助的情况下,可用牙齿咬住一端),双手掌心相对,左手向上、右手向下搓捻丝线的另一端。待丝绳起疙瘩后,一手捏紧搓捻的一端,另一手将疙瘩揉匀,再将丝绳对折合拢,顺势搓紧丝绳,形成自然的绳绞,尾部打结以防松散。
7、琴底
常见多用梓木、塞木等硬质木料制成,起反射音响的作用。基本上呈平面形(也有与面板胶合的一面斫成向上微凹状)。
8、龙池、风沼
底板的中部和尾部,各有一个大小不一的长方形或圆形的洞孔,中部大的称龙池,尾部小的称风沼。
9、雁足
在龙池与凤沼之间近风沼(约琴面的九徽)处,有两只支撑琴体和系缚琴弦的脚,称为雁足。因须承重力,雁足都用坚实木料制成,因系琴弦故与底板的锲缝必须严密牢固。
轸子系绒扣
10、轸子、轸池、护轸
轸子系绒扣调节琴弦松紧长度、改变音高之用。多用红木、紫檀等坚韧耐磨的木料制成。中心头尾穿通,颈部旁侧有一斜孔与中心孔相通,侧孔斜向顶端。考究者孔口呈钝状,顶部孔端微微向中心凹陷。底板上储放轸子的浅平凹槽,称为轸池。底板琴头两侧向下垂凸的部位称为护轸,保护轸子免受外力碰击。
鑫缦手工制琴过程中挑选适合制琴的木料,通过敲击、听声,来辨别木料品质,选好料后再经过斫制、涂漆、风干、打磨等工序,就是这样的一张古琴,需要历时两年时间才能完成。“古琴制作选料需要严格把控,每一道工序都要精雕细琢。鑫缦斫琴技艺刻苦钻研,对待每一把琴仔细把关,确保每一把琴的工艺和音质。我用心,您放心,终生售后,让您用琴无忧,选择鑫缦古琴,品质过硬,价格实惠,没有中间商赚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