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提设定:
本文适用于成品移动家具的挑选,定制柜类及小件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本着严谨的态度,原先我写了一段文字,对标题中的“适合”和“踩坑”做了个范围界定,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但一想,这两个词都是常用词应该没有歧义,ok我就把那段来个字删了。
不废话了直接进入正文。本文绝对方法干货,就算你是家具小白,仔细看完,拿着这些方法直接就能用。
目录:
一、理清选购需求
1、家具风格
2、功能需求与使用者
二、家具品牌选择
1、品质把控
2、设计水准
3、性价比
4、配套服务
5、家具品牌的分类
三、选购避坑建议
1、问自己
2、问商家
3、留证据
正文:
按照《GB/T—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的定义,实木家具是指主要部位采用实木类材料制作、表面经(或未经)实木单板或薄木(木皮)贴面、经(或未经)涂饰处理的木家具。实木类材料包括原木、实木锯材及指接材、集成材等材料。
从木材材料构成上份,市面上常见的实木家具,可以分为单一木材直拼、混合木材直拼、指接材拼板、框材实木+板件人造板贴皮、框架实木+板件实木贴皮等这几类家具。按照国标中的定义,它们都属于实木类家具。
在此之外,就如同“E0级”这个不属于国标中的环保标准一样,我们还会看到比如“纯实木家具”、“原木家具”等之类的概念,这些都是不规范的叫法。
另外,关于实木贴皮的厚度,在这里讲一个小趣事。一次在一家家具店里,他们的产品被我识破是贴皮产品,导购小姐倔强地告诉我说他们是高档贴皮,贴的3cm的木皮。看出槽点了吗?贴木皮哪可能贴3cm,贴3mm(行话叫3个毫)都算是超厚贴皮了。一般贴皮绝大部分是贴1-1.2mm木皮,1.5的都不会太多。木皮的价格,是按0.1mm算的(行话叫1个丝),多1个丝就多大几十块上百块了。贴3cm厚的板,那已经不能叫实木贴皮板,只能算是层积板(多层实木板)或细木工板(大芯板)。
从体量上看,实木家具的总产量在全国家具总产量中占比并不高,只占20%左右,余下的都是软体家具、金属家具等类型。那么,作为消费者,在选购之前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前期准备呢?
01理清选购需求
1、家具风格
风格这东西,还是有点儿意思的。抄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世间本无风格,当大量的同类特征出现在某一类人造事物上时,也就有了风格。
应该明确,家具是功能性的器物,为满足生活使用所需。家具与室内设计、陈设是共生关系,并且家具还是从属与室内设计的。在新装修房屋时,家具风格以及室内软饰方面,建议多咨询咨询你的装修设计师,听听他们的意见。
毕竟,在一个用了中式栅格、圆形装饰的新中式风格空间里,再摆上美式大铆钉皮沙发,看着还是挺出戏的。
家装和家具的风格,有很强的地域和文化属性。而风格的选择,跟个人的眼界和阅历有很大关系。但无论怎么选,遵循这一条经典原则不会错:霍雷肖·格里诺提出的“形式追随功能”。这也是现代家具设计一直遵循的一条准则。
对常见且成熟的几类大众化风格,这里就不过多讲。我补充一些我的理解。
(1)现代简约实木
整体比较简约,但还不够简约。在设计上中规中矩,偏大款,90㎡以下实用面积的户型选用会稍显局促。这类家具颜色普遍偏深,所以墙面不宜用纯素色,需要有造型配合,地面宜用地砖。
现在市面上的现代简约实木产品,逐渐融入了岩板、皮饰、金属装饰等辅助材料,在空间塑造的时候更需要造型丰富,增加层次感。
(2)新中式
新中式家具有不少分支,如现代新中式、禅意新中式、时尚新中式等等。新中式家具自带气场,有独特的器型和结构,比较容易出空间效果。
像禅意新中式,搭配素色空间氛围就很足,不需要其他混搭,这类家具也可以给现代、北欧、日式空间做点缀。
现代新中式和时尚新中式对空间要求稍高一些,但也比较好搭。在软饰上颜色要素净一些,不能太显眼,传统感、手工感的配饰是加分项。
(3)北欧风格
市面上出现了复古北欧这么一个概念,在小件上设计是有些意思。
总的来说,北欧风格家具比较不挑装修,白墙灰地都没问题。北欧家具在颜色上除了木色,经常会搭配滕、布等材料,让颜色更丰富,有小清新的感觉。而且绿植也能很好融进来,龟背竹、橡皮树、琴叶榕包括多肉等大小通吃。
北欧风格空间层次要显变化,还要在挂画、灯光等方面做文章。
(4)日式风格
很多人会有些分不清北欧和日式。
日式家具多用浅色、暖色,显得比较温馨,造型上也会较小。空间多用白色强+暖色木底板。但日式空间对光线尤其是自然光要求高,如果光线不足,真就性冷淡了。
(5)椅类小件
把椅类当都拿出来,是因为实木家具中,椅子是最富有变化的,而且很多椅子比较百搭。自从蒸汽曲木工艺出现以来,椅子的设计可谓百花齐放。这里放几个比较经典的椅子款式。
2、功能需求与使用者
收纳,是家具的一个重要功能。尤其在居家生活中,有很多杂物,更需要柜类、多抽屉来完成收纳。
很多时候人的选购是盲目的。经常会看到某一项功能设计打动了你,但并不是你现在就需要的。这时候你记住一句话: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高箱收纳沙发沙发拉床折叠餐桌使用者也是选购前需要认真考虑的。比如买给儿童用的,可以考虑上下床。一个建议是:买儿童床,不要买松木床。
折叠餐桌又如买给老人用的家具,建议找适老家具,而不是常规家具。
适老家具02家具品牌选择
很认同造作创始人舒为女士的观点:没有国内品牌与国外品牌的差距之分,只有有标准的公司与没有标准的公司的区分,以及标准指向谁的区别。
这句话放到国内实木家具品牌上一样适用。
衡量一家生产企业或一个品牌有没有标准,我认为可以从品质把控、设计水准、性价比、配套服务这四个维度考量。
1、品质把控
一件产品的品质,可以归结到用材和工艺这两方面。
适老家具上图是年中国的家具产量数据。放这个图,是让你更清晰感受我们的制造能力。中国是制造大国,在家具行业也一样,我们的家具产能占全世界有1/4多。每年生产出7亿多件家具,全部内销吗?当然不可能,这其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出口外销。
不仅很多国内知名家具企业会找国内代工厂,国外品牌也一样在中国代工生产。在实木家具方面,广东、山东、浙江的优秀企业可以作为国内的工艺课代表,江西、河南的不少厂家近两年在工艺上也有明显提升。在实木家具方面,好的做工,最直观的去评判就是:直是直,圆是圆。
毋庸置疑,知名企业、知名品牌的产品在品质把控方面标准更严,选择他们,能快速降低试错成本。但我更想告诉你:只要肯如实告诉你产品用材、工艺难点的家具企业,他们的产品同样值得信赖!
2、设计水准
美是共通的。
家具的设计美,集中体现在器型、用色、材料搭配上。在这里,又要说到风格这东西了,因为器型、用色、材料搭配,都是受产品风格制约。你没见过北欧风格的家具,刷成红色封闭漆吧?但新中式的就有。
风格其实挺难吃透的。国内不少工厂,产品风格变化频繁,做出的东西似是而非,有形无神。选择专注某一个风格的家具工厂,是买到好产品的一条捷径。
另外,设计水准还体现在产品尺寸和使用舒适上。优秀的产品,会充分考虑使用场景,让你坐是坐,卧是卧,非常贴心,让你用得爱不释手。而差的产品,让你如坐针毡一点都不夸张。
这种东西就是反人类设计的代表3、性价比
性价比,不是便宜就代表高性价比,高品质实惠价才是性价比。
想要知道一款产品是否是高性价比,在知道售价的情况下,了解它的大致成本就能让你迅速得出答案。如果售价偏离成本太高,很显然要么是品质溢价、要么是设计溢价。
那如何核算一件实木家具的成本呢?我提供一个公式,可以粗略估算。
木料部分的成本=一立方材料的价格/利用率/一立方材料产出的成品数量
上面的三个参数,其中材料价格可以到木材网等一些网上去查询,锯材的木材利用率在50-80%波动(跟锯材等级、用材标准、工艺、产品完备程度等有关),指接材利用率在80-90%左右。一立方材料产出多少件成品,核算下成品的用材料能大致得出。
不同的产品,木料部分的成本与总成本的占比也不一样。平均来说,实木床的木料成本占比大概70%,木架布沙发的木料成本占比大概50-70%(如果座包靠包是真皮,木料成本占比可能会低于这个数值)。
是不是有点难算?没事,多算算就简单了。
4、配套服务
就我了解到的,企业能提供的配套服务,跟他的销售渠道有很大关系。直营、走线下经销、走装企设计师、走房产上游、走电商等不同的销售渠道,配套服务的直接责任方都会不同。这方面在选购的时候要问清楚。
5、家具品牌的分类
按照上面四个维度作为打分指标,可以把一些有知名度的家具品牌做个归集,也为你选购做个指引。不是你的菜,就没必要去了解了,浪费时间。
传统家具品牌:品质和服务分高,设计感、性价比分会差一些。
传统线上品牌:性价比和服务分高,品质和设计感分较差。
高端(含进口)品牌:品质、设计感、服务分高,性价比分贼差(没这个东西)。
新锐独立设计师品牌:品质、设计感分高,服务、性价比分差。
但是,家具是个集中度很低的行业。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年中国家具行业CR5仅为4.2%。这说明,有大把的不知名家具企业。在此,我再次重复我的选购建议:只要肯如实告诉你产品用材、工艺难点的家具企业,他们的产品同样值得信赖!
03选购避坑建议
实木家具选购如何避坑?两个字:问、记。
1、问自己
问自己的空间大小和购买预算。
没仔细量量自己客厅的长宽,贸然买回个沙发才发现放上去之后过道小于45cm,这种情况没少遇到。这种情况,准确说不叫踩坑,你自己的锅。
2、问商家
问好下面这些问题,能避90%以上的坑。
这种东西就是反人类设计的代表3、记下来,留证据
不仅是记本本上,更要写在销售单上(线下购买)。
线上购买时,这些问题一个一个问客服,问清楚了截图。(可以当纠纷时的投诉证据)
04尾声:
家具选购确实是费心费力的事儿,别马虎,毕竟是不算小的一笔开支。而且,用心投入选购一次之后,你也能在其中得到乐趣,不是吗?
客官,都看到这里了,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