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古老技艺这样人人用到的东西,乐清一

前天

日前,大荆镇新坊村的徐加法老人又提着篮子出现在市区清远路。篮子里装的是他精心制作的梳子,满满一篮,约有百来把。有市民问:“哟,这些梳子是哪里生产的?”老人马上回答:“是我做的,我做了60多年梳子了。”

这句话往往会让不少人停下脚步,毕竟,一件事做了60多年不容易,这样的手艺让人放心。看到篮中古色古香的木梳,中老年人勾起了怀旧感,年轻人则喜欢那些小巧可爱的造型、或爱上檀木的清香高雅,都忍不住赞上几句,买上一把甚至数把。

少年学艺青年自立

今年77岁的徐加法小时候家里贫穷,15岁时,他就被家人送去学做木梳,从此一辈子与梳子结缘。那个年代木梳的生意好,这个行当颇受欢迎。学了三年后,徐加法出师自立门户。

 

别看一把梳子很小,对材料的要求却很高。普通的梳子大多是用桃木和梨木做的,虽然以前山中这两种树木比较多,但要找到合适的木材却并不容易。做梳子的树木直径须在四五十厘米以上,树龄得有七八十年乃至上百年才行。其次,木材必须纹路直、光洁,没有树瘿、开裂等,这一点,外行人面对一棵高耸的大树是辨别不出来的,徐加法却凭经验能一眼看出来。以前每次需要木材时,他都亲自去树林中找,找到合适的大树后买下来,然后自己砍伐运回家。

 

“现在山上基本没有大树了,要到木料市场上买。”徐加法说,近二三十年,每年他都要到山东、广东等地选购木材。平常他都保持着制作三万把梳子的木材储备量,家里有一个房间专门用来放木材。

保健梳。

耐住寂寞精益求精

制作一把梳子要经过20多道工序,在手工制作的年代,这是一件既需要体力又需要耐心的活。砍树、劈坯,没有强壮的体力吃不消;而开齿、磨砂等工序,又需要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大约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工序陆续实现机械化,但有的工序仍需手工操作。徐加法很多时候仍对一些可以用机器操作的关键工序进行手工制作,他认为,机器打磨出来的东西不如手工制作的精致。

 

“做梳子不是件容易的事,耐不住寂寞的人,做不出好梳子。”徐加法说,他年轻时附近做梳子的人还有一些,后来有的年老去世了,有的改行了,如今他成了温州、台州一带罕有的仍在坚守这门手艺的匠人。“近年来我走过不少地方,在浙江都没碰到同行,广东、山西这些地方倒还有人做梳子。”徐加法有点无奈地说,这门手艺辛苦又赚不了大钱,现在没有年轻人愿意学。

黑檀梳。

推陈出新跟上潮流

徐加法有三个儿子,除了小儿子徐云峰外,其他两个儿子基本不参与这行。今年43岁的徐云峰也另有主业,是个水电安装工,但他对这门技艺感兴趣,也真正学到了父亲的本领,只要有空闲,他就会和父亲一起做活、陪父亲去外地买木料、联系店铺销售等。而且,徐云峰还经常从网上找资料设计梳子的新样式,让他们家的梳子跟上时代潮流。

 

“过去师傅教给我的梳子样式只有一种,现在这么多样式,都是我自己做出来的。”徐加法说,以前人们对梳子的要求不高,耐用就行,而现在,许多消费者更在意梳子的造型是否别致漂亮。

 

如今徐加法制作的梳子样式多变,除了传统的月牙形,带柄的平背形、弯背形、斜背形,无柄的菱角形,还有鱼形、鹦鹉形、镰刀形、镶背嵌钻等等。有的梳子背上,他还打上个孔,方便爱美的女孩添加挂饰;还有的在背上绘点花卉、山水等小图案,或刻上字,增添文化气息。为满足一些市民按摩保健的需要,他又制作了梳齿粗大的保健梳。梳子的材质,除了桃木、梨木,还有栾木、冬青、红豆杉、檀木等。檀木制作的梳子既色彩漂亮,又散发着幽香,虽然价格高些,但颇受青睐;而鱼形、鹦鹉形、镰刀形的,则很让女孩子喜欢。

黄檀梳。

困境坚守不言放弃

“过去不搞零售,都是批发,批发的量都做不过来。”徐加法说,在所有程序都要靠手工的年代,一个人一天最多只能做二十来把梳子,市场需求量大,所以他的梳子总是供不应求。除了乐清本地,温州其他地区,以及台州多地的店铺都找他订货。那个时候没有邮寄,徐加法都是自己挑着装满梳子的大布包去给店铺送货。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塑料梳子开始流行。比起原木梳子的简朴,塑料梳子五颜六色很花哨,一下子吸引了市场的眼球,木梳受到重大冲击。批发订单锐减,徐加法只得拎着梳子自己走街串巷零售。一直到最近十多年来,人们渐渐认识到使用木梳比塑料梳子健康,木梳才又回归更多人的梳妆台。虽然批发订单多了,只要有空,徐加法仍继续出来零售。以前多限于大荆,这几年公交方便了,他便经常到市区及其他乡镇售卖。百来把梳子,一般四五个小时就会售罄,有时一些小商品店铺会直接把所有梳子都批发走。

 

这些梳子的零售价格并不高,普通的五元一把,最贵的檀木梳也就数十元,批发的话价格更低。这是个利润微薄的行当,但徐加法对小小的梳子充满感情,即使在行情最清淡的时候,他也舍不得放弃这门陪伴了他几十年的手艺,好在现在他的木梳又越来越受欢迎了。在他制作的一些梳子上刻有“雁荡山”三个字,他把这作为梳子的牌子,希望有更多人知道这座名山脚下的山民手艺

红豆杉梳。

来源: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张丽萍文/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