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荃最新作品四重奏提琴,凸显个性却不

治疗白癜风一般要多少钱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513569.html

近日,“郑荃弦乐四重奏作品音乐会”在北京举行。这是提琴制作大师郑荃最新作品“四重奏提琴”的首次亮相,中国交响乐团华彩四重奏用这套提琴演奏了《四季》《辛德勒的名单》及改编版《梁祝》等中外作品。中国乐器协会提琴制作师分会会长张安表示:“这组四重奏提琴充满活力,从制作风格、油漆颜色、舞台观感到声音的统一性,可谓是一组顶级品质的作品。”

不同音区做到完美交融

郑荃弦乐四重奏作品音乐会现场

音乐会上,中国交响乐团华彩四重奏的演奏家王鹏、杨晓倩、赵丹、李成用这套四重奏提琴演奏了皮亚佐拉的《自由探戈》、久石让的《魔女宅急便:海边的街景》《天空之城:载着你》、维瓦尔第的《四季》、约翰·威廉姆斯的《辛德勒的名单》、鲍罗丁的《第二弦乐四重奏》第一乐章,以及改编版《梁祝》。演奏开始前,演奏家向现场观众展示了这套四重奏提琴。大提琴手李成说:“第一眼看到这把琴,就像是见到了真正的意大利琴一样。它的做工非常精细,不论从内外的细节还是油漆,都非常考究。”

音乐会曲目风格多样,包含古典主义、现当代音乐、中国作品等。四把提琴的声音华丽、高亢、富于穿透力,层次丰富多变。王鹏演奏四重奏的第一小提琴,在乐曲里经常会有很多高音,“这把琴音色非常华丽,在极弱的地方声音也能饱含音乐,感染力非常强。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享受,还给予了我演奏水平上的提高。”舞台灯光音响设计师田晨则从专业听众的角度谈了他的感受:“这四把琴对不同风格作品的演绎都能很好地驾驭,其声音优雅细腻,刚柔相济,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内涵。”中央音乐学院提琴教师李香如观摩音乐会后评价,“四位演奏者凭着精湛技艺也给这几件乐器作品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小提琴体现出极强的穿透力,高亢、灵敏,极具张力。大提琴呈现出包容圆润、厚重而极有份量的音色,充分展现了提琴的音色变化。最让我欣喜的是,不同音区的几把提琴做到了完美的交融,在不会喧宾夺主的情况下又各自凸显不同的音色特质。”

成熟得快一点,稳定期长一些

这套四重奏提琴源自13年前的约定。年,酷爱音乐艺术的企业家周云杰在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的引荐下认识了当时正在筹备“首届中国国际提琴制作比赛”的郑荃,并向他定制了这套四重奏乐器,希望用这四把琴组建一个弦乐四重奏乐团,使室内乐得到更多的普及和推广。

制作四重奏乐器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心无旁骛,专心致志,才能完成。”郑荃了接受周云杰的邀请,开始构思整套乐器。但由于担任中央音乐学院提琴制作研究中心主任、全国人大常委等职务,郑荃日常工作非常忙碌,直到退休后才终于能够专心制琴。年2月,从马耳他国际提琴制作比赛担任评委归来后,郑荃正式着手制作这套四重奏提琴,于今年1月完成。

新乐器制作完成后短时间内举办音乐会,对演奏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第二提琴杨晓倩拿到这把新琴很快就适应了,“以前总觉得新琴一定不好拉,这次使用的这套四重奏琴,颠覆了我的认知,它的发音很敏感,穿透力很强。演奏的时候,作为中间声部需要声音平衡,尤其中间的两根弦非常敏感,很有支撑力。”演奏中提琴的赵丹说,“当我试奏这把中提琴时,它的音色、张力并不像常规新琴演奏时需要特别的控制。”大提琴手李成说,“虽然说是一把新琴,但是它的振动非常舒服,声音通透,从我拉了三十多年琴的经验和自己的手感来说,这是一把具有很高潜力、非常棒的大提琴。”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小提琴演奏家陈曦现场聆听音乐会后评价,“虽然是新琴,但是声音很集中。郑老师的作品在境界上有了新的突破。”

然而,新琴也不能急于求成。“为了追求新琴的声音效果,采取技术处理方法把新琴做成老琴的声音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催熟’的提琴没有发展,刚制作出来便已达到振动临界点,再往后只能走下坡路,经不住时间的考验。当然,这也不意味着演奏状态不好的新琴,等五百年后就能变好了。”郑荃认为,理想的目标应该是遵循木材声学规律,让提琴成熟得快一点,稳定期长一些。

四重奏提琴是制琴必修课

这套四重奏提琴是郑荃从艺四十年制作的第三套弦乐四重奏乐器。第一套四重奏乐器是他在意大利留学期间经导师建议制作的,现藏于意大利克雷莫纳国际提琴制作学校博物馆,年被运到北京,作为“意大利克雷莫纳提琴作品展”的展品参加展出。郑荃回忆,刚开始制作四重奏提琴时,“虽然对乐器外形的把握没有问题,但是很难真正理解四重奏的内涵。”郑荃的第二套四重奏提琴从构思到制作历时8年,年在第三届中国国际提琴及琴弓制作比赛开幕式上由琥珀四重奏首秀,之后又在“使命——郑荃名琴四重奏音乐会”上由堂皇四重奏演奏,后被收藏家李腊收藏。

四重奏提琴外观风格上要求统一,因此四把琴的制作需要同步进行。“制作整套乐器比单独制作一把提琴难得多,需要从整体构思设计,考虑声音的统一、各自的特点等。”郑荃介绍,四重奏提琴在音色和音量方面也要有特别的要求。声音要含蓄、纯净、柔和、甜美,有力量但不张扬,各声部之间衔接协调,这对制琴家把控乐器的声音和演奏性能是一种考验。“在我演出过的很多场四重奏演出中,使用整套四奏琴提琴的感觉是最特别的。四把琴的声音非常融合,统一的力量很强大。演奏者用各自的提琴演奏四重奏作品,虽然每把琴的声音都很好,但是常有不是一个集体的感觉。”王鹏说。

四重奏提琴使用的木材也要尽可能接近,或者采用同一棵树的木料制作,并且经过几十年的自然干燥,才能有好的声学品质与外观。“我们是材料的猎人,到处收集。材料对乐器制作来说至关重要。”郑荃利用留学、讲学、参加国际乐器展览等机会在世界各处寻找木料。这套四重奏的背板,是他在美国国际提琴制作比赛当评委时从一位黑山材料商的手里买的枫木,面板使用意大利北部阿尔卑斯山脉干燥了30年的云杉。木料处理时,郑荃使用了专利技术“多层复合材料提琴指板”等多项科研成果。制作四重奏乐器虽然难度高,却是提琴制作师的必修课。“四重奏乐器要求制作师对提琴家族乐器有全面的了解,同时理解四重奏音乐的内涵。与外向、张扬的独奏乐器不一样,重奏乐器更内敛、稳重,既要有自己的个性,也要相互协调、具有共性。”郑荃说。

音乐会之后,这套四重奏提琴进入调试阶段,郑荃与演奏家合作,在音柱、琴码、琴弦等方面进行调试,进一步探讨乐器的声音。随着时间推移,这套四重奏提琴的状态将会更好。“乐器都有成熟的过程,就像孩子的成长,需要不断演奏磨合,才能达到最好的状态。今年下半年开始,这套四重奏提琴将再次举办音乐会。”目前,郑荃又接到新的四重奏乐器订单,计划年开始制作他的第四套四重奏乐器。

卢旸/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