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创业之星刘学健致富不忘桑梓情

锯木声、缝纫机声、钉木板声……声声入耳。

在黔西南州安龙县五福街道纳汪村,安龙县尚景荷艺沙发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接到一个客户急促的电话后,公司创办人刘学健赶忙去调货。

“今年我们公司增加了大理石包装条生产线,现在是越来越忙了。”年“贵州省退役军人创业之星”刘学健说。

19岁时刘学健怀着满腔报国热情应征入伍,服役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某边防部队,曾荣获“优秀士兵”称号。

年退役后,刘学健在广东、福建等地,辗转务工。

“后来有一天,一位战友联系我,想一起学工程爆破。”刘学健回忆道,当时带我们的师傅说干这个活要吃得下苦才能学到东西,“我心想,相比当兵那会儿,这点苦算什么!”

一干就是7年,刘学健从最初的工程爆破学徒,成长为工程队的管理人,工资从最初月薪元涨到后来年薪30万元。

此时的刘学健,觉得实现了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

“我一直想创业,就算是个小厂、小公司,我也会努力去做。不想只做一个打工人。”刘学健说。

年,刘学健外出调研,为自己敲定创业项目。在安顺市时,看到将废木料加工成碎木在老家安龙县并没有人去做。便带着积蓄回乡,创办木材加工厂,走上了创业之路。

“刚开始都是摸索着做,慢慢积累经验,后来有一次右手食指还被台锯割伤了。”刘学健说,渐渐掌握了技巧和方法后,生产的碎木不仅在省内打开销路,还销往湖南、广西等地,一个月能挣一两万元。

木材加工厂走上正轨后,刘学健想延伸产业链,前往广东等地市场调查发现,家具很有前景,而且自己此前也有相关的务工经历。便在已有的木材加工基础上增设沙发生产线,成立沙发厂。年刘学健投资60万元注册成立安龙县尚景荷艺沙发有限责任公司,制作布艺沙发、实木家具等,每年有千余套家具销往广东、广西等地。

随着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年刘学健扩建原有的木材加工厂,成立安龙县钱相海林木材加工厂。同年,又投资多万元创办海绵切割厂、床垫厂,形成了集加工、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家居产业链。

从只有2至3个工人的露天工厂到现在40余名工人、占地面积30多亩的生产车间,刘学健仅用6年。这期间刘学健积极吸纳周边困难群众20人进厂务工,以解决就业的方式带动家乡群众增收。

“下一步想做自己直营店,带动更多人就业,让更多人买到满意的家具。”谈及未来,刘学健坚定地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董自斌

编辑 徐微微

编审 田旻佳 杨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