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滩壮歌黑龙滩修建纪事大型报告文学

白癜风康复案例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baidianfenganli/5776.html

第五节坚持原则的营部干部杨再明

在黑龙滩水库工地上,有成千上万的优秀的普通水利战士,也有冲锋在前,身先士卒、善于领导,敢于担当、团结下属,关心战士的基层领导干部,他们形成了和谐的干群关系,共同谱写了一曲曲团结治水的赞歌。

杨再明在上黑龙滩水库工地前,是仁寿县钟祥区委的一名机关干部,每天按时上下班,处理着自己职务管辖范围内的工作。上班为党和人民工作,下班回家干家务,照顾一家老小,月底签字盖章领工资,日子就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着,生活过得相对稳定、平静。

年7月,仁寿县革委会、县委决定开工黑龙滩水库建设,杨再明的“两点一线”平静的生活突地一下被打破了,就像一湖平静的水面,被人扔进了一枚石子。钟祥区革委会研究决定,派遣杨再明到黑龙滩水库工地,担任钟祥营的营长,带领数千名钟祥儿女为修建水库做出应有的贡献,为钟祥区几万人挣得荣誉。

接到组织的安排后,杨再明不想去,他已经习惯了现在稳定、平静的生活,从内心来讲,在仕途上杨再明也没有更高的追求了,他就想在自己现在的岗位上,勤勤恳恳的工作,平平凡凡的生活,为人民服务到退休为止。到水库工地就要面临一个全新的工作环境,一切都是陌生的,一切都得从头再来,而且工地上任务多、担子重、责任大。看着现在自己安逸的生活,想到水库工地的艰辛,杨再明心里打起了退堂鼓,他真不愿意去修建水库。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杨再明同那个时代众多的党员干部一样,在思想认识上迷茫时,在人生的岔道口彷徨时,在工作岗位上迷惑时,都会再一次拿起放在办公室、放在书桌旁、放在枕头边的《毛泽东选集》,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要在学习中坚定信心,找到方向,确定目标。就是在今天,党员干部依然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杨再明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无法入睡。他无数次地坐起来打开《毛泽东选集》。这本书,杨再明自己都说不清看过多少次了,书上早也被他认真细致的做满了学习笔记。他再次读到毛主席要求共产党员的标准,“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是襟怀坦白,忠实,积极,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哪些地方有困难、有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语录时,又想到是新中国成立后,自己才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当上了干部,才过上了现在的幸福生活。现在党组织要给自己新的任务,如果自己怕吃苦,就不愿去工地,这是多么的渺小,离毛主席对一名党员干部的要求的距离是多么的遥远,杨再明心里充满了愧疚。用今天党中央对党员的要求来说,就是要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现在党和人民需要自己到黑龙滩参加工程建设,难道为了个人利益就不去参加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时刻听从党的召唤,服从党分配。就在学习“毛选”的那天晚上,杨再明最终决定,到黑龙滩水库工地去,努力工作,建功立业,回报组织的信任和钟祥人民的期待,为黑龙滩水库的修建做出自己的贡献,为钟祥人民争取荣誉。

杨再明放弃了自己平静安逸的生活,满腔热诚的来到工地,投入到紧张的水库建设战斗中,他要在工地上实现和体现自己的价值。

年元月,上级领导决定,杨再明除了分管全营的后勤外,还要主管渭家河倒虹管的工程建设。面对工程大、要求高,杨再明思想上感到压力大、担子重,私心杂念又开始露头了。经过在工地上的政治思想学习,杨再明认识到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坚决按照毛主席指示办事,应当“时刻听从党召唤,专拣重担挑在肩”。再次克服了私心杂念,决心抓好工程建设,要为党为人民立新功。三月的一天,杨再明接到始建公社打来的电话,说他的孩子的疝气病急性发作,医院动手术进行抢救,爱人叫他马上回去。工地上此时正进入紧张的浇筑时刻,杨再明想到如果这时他离开工地回家,会影响工地施工,在个人利益与群众的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杨再明想到毛主席“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和人民群众的利益”的教导,硬是坚守在战斗岗位,直到浇筑结束后,才匆匆赶回家,处理了孩子的问题。

在倒虹管浇筑工程中,为了保证浇筑质量,杨再明除因公必须外出外,每次都争取参加工地劳动,而且专捡重活干。在他们的工地上,根本分不清谁是领导谁是战士,人人都汗流浃背,人人都蓬头垢面,人人都忙碌不停。如果非要说,领导和战士还什么区别,那就是跑得最快,最忙碌那个人,十有八九就是领导。战士都说倒虹管的浇筑每一寸不一定有每个战士的脚印,但一定都有杨营长的脚印。

有次浇筑从河底到坡上的一节弯管,管子长,工量大,为了完成一次性浇筑成型,必须加班。杨再明和广大指战员一起从头天凌晨四点战斗打响后,一直战斗到第二天凌晨两点结束,整整23个小时。战士们是轮班战斗,还可以休息,杨再明和连队其他干部都是全程在场,坚持干了通班。

为了创造优异成绩,浇筑完倒虹管迎接国庆23周年,钟祥营的建新、来凤两个连的指战员提出了“为了国庆把礼献,白天不够有夜晚”的战斗口号。每次浇筑都是下午6点左右开始,到第二天早晨八点左右才结束,每次的夜间浇筑,杨再明都是熬通宵。杨再明作为干部既要指挥战斗,又要和战士一起坚持劳动。手指磨破了皮,里面的嫩肉在水泥砂浆的侵蚀下,火辣辣的痛,杨再明从没叫过一声痛,简单地用医务室的纱布包扎一下,又继续投入战斗,包伤口的纱布很快就糊满了水泥砂浆,看不出一点点纱布的白颜色了。战士们见营长累得眼睛都深深的凹陷下去了,都好心劝杨再明下去休息一下,但杨再明说为国庆献礼,人人有责,我们都要争分夺秒地干,轻伤绝不下火线。说破嘴不如迈开腿,党员干部必须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广大指战员被杨再明的行为深深感动,一个个斗志昂扬,经过全体指战员的英勇奋战,最后一节管子提前三天顺利浇筑完工。两个连的水利战士用时一个月,共浇筑了四节管子,创造了优异成绩,向伟大的国庆23周年献了一份厚礼!

年4月的一个晚上深夜三点,突然大雨倾盆。大家都没料想到4月天会下如此大的雨,为了方便第二天施工,工地上很多工具和材料只是简单的收拾了一下,都放在工地上。突发的大雨,使得渭家河水猛涨。被大雨惊醒的杨再明,马上翻身起床,冒雨跑出去查看工地的情况,眼看放在工地上的十多吨水泥随时有被冲走的危险,立即号召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干部战士赶快起来抢救国家财产。广大指战员闻声赶到工地抢险。杨再明一边指挥一边参加战斗,大家抢模板、搬水泥、疏通排洪道,争分夺秒与洪水搏斗。经过大家的冒雨战斗,工地上的十多吨物资全部安全地搬到了工棚,未受一点损失。有了这次的教训,每次夜间下雨,杨再明都主动到工地查看是否有水泥等材料在外面,是否会受到损失,如果有危险,工作量小,他就一个人将这些东西搬运到安全地点才回去睡觉;工作量大,他就号召党、团员和营连干部和他一起搬运。干这些额外的劳动,杨再明总是自愿自觉,从未叫苦叫累,也从未要求过额外补助。很多时候都是做“无名英雄”。

为了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杨再明无论是外出开会,还是到工地检查工作,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不分连队,只要遇到战士们拉架车上坡,他就会主动伸出一把手帮助推车子;碰到战士们抬石头路过,他就会接过他们的抬扛,帮他们抬一肩,战士们深受感动,他们说领导干部参加劳动就是好,劳动人民的本质忘不了,工地上有这样的好干部,就一定能够早日建成黑龙滩水库。

厉行节约是水库指挥部自始至终对工地指战员们提出的要求。杨再明主要分管后勤工作,对材料的使用,严格遵照“节约”的原则执行。有一次上段工程来了20多个战士,到倒虹管抬木料,为了节约木材,杨再明建议他们使用原有的拱架料。水利战士们嫌麻烦,不愿意使用拱架料,经过杨再明耐心的做思想工作,大家才充分利用旧材料施工,节约了木料。

有一次未经营部领导研究同意,营部工作人员就去买了一只放炮信号。有了放炮信号,大大有利于放炮施工,但杨再明知道后,认为这不符合勤俭办水利的精神,未同意报销这一只放炮信号的钱。买回来的东西又退不了,杨再明和营部的主要领导沟通意见,最后决定由他自己和买信号的同志自掏腰包承担了这次的费用。通过这件事情,杨再明再一次对广大指战员进行了“节约办水利”方针的教育。

还有一次,杨再明在例行检查中,发现营部的一名木工报的发票中,一天之内居然就开了2、3次药,觉得有问题。经调查,杨再明发现这个木工是把家属的药发票十多元故意混在一起给报销了。杨再明当即全部清出不该报销的发票,未予报销。在如此浩大的工程面前,各种发票的报销可以说是“多如牛毛”,这点小数额的医药发票,杨再明只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神不知,鬼也不知,人更不会知。但杨再明就是“一根筋”,眼里容不得半粒沙子,就要较劲,就要逗硬。他亲自找到这位木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对他进行了教育,让这位木工心服口服。这位木工并没有因这件事与杨再明心生仇恨、发生矛盾,反而从内心特别佩服和尊重杨再明。这件事的处理也受到了大家的好评,同时也再次警醒了大家,在杨再明这里不要想搞任何歪门邪道!

也有干部不讲道理,大吵大闹的时候,但杨再明从来都是坚持原则,没有被吵闹吓到和难到。在修夏家坝渡槽的简易公路时,少数连队投机取巧,不求质量,擅自修改了一些施工设计,工毕后,却要求按设计标准拨领相应的报酬,杨再明认为这是典型的虚报冒领,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应按实际情况扣减方量。当时有的干部想不通,认为工程做好了,就一定要按设计要求给付报酬,杨再明要扣方量就是耍权威,就是乱球整。有个别同志甚至大吵大闹,不买账,要与杨再明论道理比拳头,还扬言要伙同工地战士趁机闹事,让杨再明下不了台,交不了差,成为黑龙滩水库建设的罪人。对此,杨再明没有退缩,坚持原则、抵住各种压力,耐心的做这些干部的思想工作,最后按照实际验收情况,扣减了共多方的工程量。同时,对这些连队的干部和普通战士做了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坚决刹住了不正之风。

按照毛主席“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教导,作为营部领导,杨再明始终把质量安全提到路线高度来认识,把工程质量放到了第一位来抓。安全和质量工作天天讲,时时抓,还根据工程进度和战士思想动态的具体情况,多次举办学习班,教育培训相关干部和水利战士,不断提高指战员的思想觉悟。营部承担的夏家坝渡槽安砌的六个桥墩质量基本达到设计要求,安全上未出现重大事故。

在安全质量方面,杨再明事无巨细,都事必躬亲,认真检查验收。他到始建渡槽工地,发现墩子上一个条石内含有石骨,不符合质量要求,立即说服战士返工,重新安砌好石料;一次到钟祥连工地,发现拱石比设计要求薄了5公分,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也叫战士们返工。在曹家连渡槽工地,发现条石照面上有四个乱卯石不符合要求,有的灰缝又较大,杨再明立即组织指战员代表学习,苦口婆心的给他们讲毛主席“数量不可不讲,把质量提到第一位,恐怕是时候了”的教导。战士们经过路线教育,提高了思想觉悟,自觉的返了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