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楠木棺材究竟有多奢侈乾隆帝的棺椁都是

“乾隆盗墓”的传说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这种传说主要源于乾隆五十年对明十三陵进行的“大拆小建”工程。有些人以为乾隆另有图画,整修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朱棣长陵大恩殿的楠木做棺椁。以修明陵之名,改小家碧玉之陵,将上好的材料“偷走”给自己修陵寝,如此失色之事,一代帝王——乾隆皇帝竟也做得出来,这实在是令人大跌眼镜。什么是金丝楠木?在中国古代,皇帝继位后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几位的皇帝一开始就要修建陵墓,一是为了巩固皇权,毕竟贵为天子,不管怎么样都要显得比普通人要高贵。诚然,这座陵墓如果不到皇帝去世的那天就肯定修好了,不然工匠们就等着死吧,至于棺材,所谓“生前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作为国家天子最后的居所,那必须也是用上等的材料精心建造,才能住得安逸,安逸。哪种材料最好,最贵呢?可能只有金丝楠木。但问题马上来了,金丝楠木的生长周期基本都在六十年以上,乾隆帝也叫人专门种了一批,并请人精心照料,希望它长出来自己用,但生长速度实在太慢,乾隆眼看自己越来越老,离下土越来越近,他自然也逐渐开始着急起来。这样,就出现了一种极其尴尬的现状:当乾隆皇帝需要用金丝楠木为自己建造一座陵寝乃至于造一副棺木时,却发现已没有剩余的金丝楠木资源。正当乾隆非常为难的时候,有人开始向他提出建议,不如派人去看看明十三陵,参考一下前朝的陵墓是怎么做的,乾隆自然懂这位大臣的想法,因为他知道明十三陵有许多上好的金丝楠木,如果自己拿来用,似乎也不过分,关键是要取得简单些。乾隆无辜吗?身为皇帝,明目张胆的盗墓,无论如何都是说不过去的,所以乾隆听从了大臣的建议,搞了个盗墓游戏,他以重修明十三陵为借口,开始趁机把里边的金丝楠木拿出来自己用,尤其是朱棣的陵墓,金丝楠木最多。关于乾隆棺木的材料是来自朱棣的长陵,这显然是毫无根据的胡说八道。这样的忌讳,别说是乾隆皇帝,连普通百姓都难以做到。金楠木再怎么缺乏,也不至于连乾隆的棺椁都没有。作为一国之君,仅仅因为眼红金丝楠木,就绞尽脑汁的“盗木”,再说了,即使不去盗“木”毕竟身为一国之君,做这样的事还真是实力为自己抹黑。数百年过去了,明陵运来的木柴到哪里去了,乾隆帝到底有没有用来自己修陵墓,史书上没有记载,我们自然也不知道,不能瞎说。然而,世事难料,假如乾隆帝费尽心机弄来的木料真的被他用在自己的陵墓里,可是一百多年过去了,却被孙殿英抛弃,也许没人说清楚。

动动手指,分享出去,让更多人受益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