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篇为年至年柏石曼所拍摄或收集(有些照片年份要更晚)的北京城内老照片,上图为年的北京地图。
一、故宫
1、北京皇城的入口,一位车夫赶着幌车正准备进入。
2、北京故宫的入口,广场上的垫石嶙峋,一簇簇的青草生长其间,一位留着长辫子的男子走在道中。
3、故宫的中和殿,依然是杂草丛生,见证了清王朝的衰败。
二、景山
4、景山上的三座古亭,从左至右分别为万春亭、观妙亭、周赏亭。
三、北海
5、位于北海大桥的“玉蝀”牌坊,桥旁停着几辆黄包车,三个人正望桥的方向走去,桥原名为金鰲玉蝀橋,两侧各有一座牌坊,后被拆除。
四、正阳门
6、正阳门,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十七年的公元年,初名丽正门,为北京内城的正南门,百姓俗称为前门、前门楼子、大前门。来往城内的马车分道而出,城墙下堆着很多木料。
六、孔庙、国子监、辟雍宫
10、北京的孔庙大成门前。
11、北京孔庙大成门前的建筑。
12、北京国子监的牌坊,始建于元代的这处建筑,是元明清三代的最高学府和教育主管机构,到了清末,早已颓败不堪。
13、辟雍殿前的琉璃牌坊,中间的拱门匾额镌刻着“圜桥教泽”四个大字。
15、辟雍殿前的石雕栏杆。
七、钟鼓楼
16、北京的钟鼓楼,前方建筑为鼓楼,其后建筑是钟楼,古时鼓楼负责定更击鼓、钟楼则撞钟报时,清乾隆时期将傍晚击鼓关城门断交通,早晨亮更时,钟声响就开城门,这就是“晨钟暮鼓”的由来。
17、站在鼓楼上,拍摄的钟楼风光,钟楼始建于元代,照片中的建筑为清乾隆年间重建。
八、雍和宫
18、位于雍和宫西面的牌楼,形制为四柱三间七楼,中间主楼的正面匾额上题书“福衍金沙”4个字,寓意是福满佛境。照片中左楼前一位女子抱着幼童走过,右楼旁一位男子叉腿站立,很是英武。
19、雍和宫内的殿宇,这里是清雍正帝的雍亲王府,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的公元年,雍正即位之后遂改为行宫,称为雍和宫。
20、雍和宫内的建筑细节。
九、太庙
十、天坛
22、天坛的圜丘,又称祭天坛,建于明嘉靖九年的公元年,此后成为明清两代皇帝在冬至举行祭天大典的场所。
23、站在圜丘之上往北的方向,前方依次为皇穹宇和祈年殿。
24、位于天坛内的皇穹宇,这处圆殿是圜丘坛存放祭祀神牌所之处,初名泰神殿,后改称为皇穹宇。
25、天坛的祈年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的公元年,初为矩形建筑,合祀天地,在明嘉靖时期拆除并重建成三重顶圆殿,名为“大享殿”,再至清乾隆年间改为“祈年殿”,是孟春时节祈谷之用。
十一、先农坛
26、先农坛内的观耕台,始建于明永乐年间,观耕台有一亩三分地,是皇帝行籍田礼时亲耕之用。
27、先农坛内的一处圆形建筑,一位长衫男子站在台阶上。
十二、颐和园
28、在颐和园万寿山脚下,昆明湖畔矗立着一座牌楼,中间的主楼门匾写有“云辉玉宇”四字。
29、颐和园内的一处大型石雕建筑构件。
30、万寿山风光。
31、万寿山的佛香阁后面,有一座精美的琉璃牌坊,名为“众香界”,其后为“智慧海”佛殿,这是一座无梁殿,位于万寿山的最高处。
十三、玉泉山
32、柏石曼来到了玉泉山半山上的华藏海禅寺内,拍下了寺内石塔和高处玉峰塔的合影,此塔建于清乾隆年间。
33、位于玉泉山的圣缘寺琉璃塔,始建于清乾隆时期。
十四、无梁殿
34、位于北京香山的宝相寺旧址,一座牌坊式的山门矗立,寺庙始建于清乾隆年间。
35、牌楼两侧的石雕,都是上古神兽的造型。
36、宝相寺内的主要建筑“旭华之阁”,因其无梁式结构又被称为“无梁殿”。
37、无梁殿的拱形门券。
38、无梁殿内的建筑石雕细节。
十五、东黄寺
39、北京的东黄寺大殿,今已不存。
40、东黄寺大殿的局部照片。
十六、天宁寺
41、位于广安门外护城河西岸的天宁寺塔,始建于辽代,是目前北京年代最早的地面建筑。
42、天宁寺塔身的细节照片。
43、天宁寺塔身的细节。
44、天宁寺塔身的细节,力士和各种图案造型惟妙惟肖,极为精美。
十七、万寿寺
45、位于海淀区高梁河广源闸西侧的万寿寺,始建于唐朝,初名聚瑟寺,在明万历年间改名为万寿寺,主要收藏佛学经卷,光绪初年遇火焚毁,后重修。
46、万寿寺内的连廊。
十八、大佛寺
47、位于海淀的大佛寺,始建于明正德年间,寺名为大慧寺,因寺中有大佛而被俗称为大佛寺。
十九、大钟寺
48、始建于清雍正年间的觉生寺,因乾隆帝将万寿寺的永乐大钟移到寺中,又被俗称为大钟寺,此后称为清朝皇帝求雨的场所。
二十、碧云寺
49、位于香山北侧的碧云寺,这座园林式寺庙始建于元至顺二年的公元年,后明清两代多有扩建。
50、碧云寺附近的一处小型石坊。
51、碧云寺前的牌楼,非常雄伟壮观。
52、碧云寺内的一处门窗。
53、碧云寺内的建筑。
54、柏石曼在碧云寺某处殿前,拍摄的香山风光。
55、碧云寺的石雕栏杆。
56、碧云寺内的石栏旁精美的石雕。
57、碧云寺内的龙首兽身石雕。
58、碧云寺内的花卉石雕
59、碧云寺内金刚宝座塔的塔身细节。
二十一、白塔寺
60、始建于元朝的妙应寺,因寺内的白塔又称为白塔寺。
二十二、元灵宫
61、位于北京南苑的道教元灵宫,始建于清顺治十四年的公元年,照片中为元极殿,整个道观在年被奉军拆毁。
二十三、北京街景
62、北京街头的商铺建筑,中间的两个柱子挑起门楼,门匾上写着“天泉”的字样。
63、这一处商铺招牌中间依稀可见:“天斋”的字样,两侧分别是“鼻烟”、“饽饽”的字样。
64、北京街头的一处二层楼,挂着“山东谦祥益”的幌子,从一楼的门匾上判断,应该是一处从事服装的商号。
66、北京东四牌楼的街景,人力拉的车和畜力幌车穿行其间。
67、东四牌楼大街旁的一处商号,行人络绎不绝。
68、北京沿街建筑的门扉。
69、北京街头的一处商铺,牌子上挂着戒烟药品的广告。
70、北京街头一家“吴瑞春号”商铺的门头。
71、北京街头的“顺兴字号”和“普济堂”的招牌门头。
72、北京一处临街建筑的细节。
本文内容及图片全部转载自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我们分享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后台留言”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