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民俗滦平ldquo抡花rd

白癜风排名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608/6314286.html
本期刊载老编撰写的《滦平“抡花”》,说明了长城民俗“抡花”的表演原理及方法。年4月9日,随着“杏福来邀约云游金山岭”系列网络直播活动在金山岭长城景区启动,年承德赏花季暨第十届金山岭长城杏花节拉开帷幕。主办方当晚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抡花”表演。“抡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蔚县的打铁花有异曲同工之趣。“抡花”制作材料简单,但制作工艺要求较高,其材料主要有锅铁、木炭、花筒及表演花架。锅铁也就是将百姓常用大铁锅碾轧成均匀的小碎片;木炭通常是桦木或柏木焖制而成;花筒用12号铁丝织成直径15-20厘米、高40厘米的圆筒;花架由2根直径为15-20厘米的木桩立在左右两边做柱子,用直径为10厘米、长2.5米的木料做横梁,用直径10厘米、长2.5米两边带有挂钩的扁担挂住花筒,做一“工”字形中心轴用来转动扁担使花筒产生离心力向四周甩花。表演时,几名民间艺人将木炭和碎铁片一起放到挂在花架上的两个花筒中燃烧,再合力抡起花架,使花筒内升温并向四周甩溅铁花,形成一圈圈光线交织的光环。随着转动的速度增加,花筒内温度升高,锅铁融化、铁花飞溅,整个场地中央金花四射、流光溢彩,形成一圈圈花线交织的光环,恰似一个倒扣的金钵,景象壮观。“抡花”是滦平县火斗山乡长海沟大店子村民间花会中的特有项目,通常在正月十五表演,也会在一些重要的节日中表演。“抡花”在大店子村历史久远,早在清康熙年间,当地梁氏世祖从山东迁移此地,为了预祝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祭祀“火神”希望免于火灾而学习表演此项目,流传至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据说,大店子村里抡花的广场东西两边山上各有一个庙,一个是观音庙,一个是狐仙洞。抡花之前,要‘散灯’。”“散灯”就是把锯末拌上柴油,然后从广场东西两头开始堆,两米左右放一堆,一直放到两座庙门口。这时把锯末点燃,两条火龙便蜿蜒在山间,为来年祈福。

梁志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抡花”的传承人(网络)

“抡花”是当地土生土长的民间活动,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对生活的热爱,其制作独特、表演精彩,深得当地及附近群众喜爱,成为长城脚下特有民俗。精彩的“抡花”(网络)

扫码订购《中国长城志》

感觉不错,动手分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9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