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所在地:湖北省博物馆
年代:战国
材质:框架为青铜,木料为梓木
尺寸:长3.2米,宽2.1米,高2.19米
重量:超过6吨,其中铜框架有3.29吨。
出土地点:湖北随州曾侯乙墓东室
出土时间:年6月
整个外棺,由青铜框架和木板组成。
青铜框架分为棺盖和棺身两部分。
棺盖框架,呈“目”字形,由两纵四横六根铜梁榫卯结合而成。12个榫头外伸,每个榫头前端带孔。铜梁外侧还有铜楔,用以卡住棺身的立柱。铜梁都带槽,用以嵌装木板。
棺身框架,由底框和十根立柱焊接而成,都带槽,用以嵌装木板。底框下有10个兽蹄足。另外,棺身四角的铜立柱,外侧有方形缺,底部带榫头,上面插方形木柱。
整个外棺的六个面,被分成十四个区间,共嵌装木板20块。其中,有八个区间为一整块木板,有六个区间由两块木板拼接。
在足挡右下方,有一个方形门洞,高34厘米,宽25厘米。此墓各个椁室底部,都有这种方形门洞,使得各个椁室互相连通。
整个外棺内外髹漆,内部髹朱漆,外部髹黑漆。方形门洞边框髹朱漆,棺盖上伸出的铜榫头没有髹漆。
棺盖和棺身四面都用朱、黄两色,绘有各种花纹、图案。
棺盖顶部,饰有5行龙形蜷曲勾连纹,边框为綯纹,棺盖外侧为云纹。
棺身四个面,饰有20组相同图案。每组图案,中间为阴刻圆涡纹,往外一层为龙形蜷曲勾连纹,最外一层为綯纹。
铜立柱、方木柱、底边饰有蜷曲勾连纹、花瓣纹、云纹等花纹。
曾侯乙墓出土的这种铜木结构的墓棺,目前仅发现这一件。外棺铜框架,由多个零件构成,工艺复杂,反映了战国工匠高超的金属器具制作技艺。
这件铜木外棺,也是目前出土完整墓棺中,最大、最重的。它外表髹漆,绘有各种图案、花纹,也是目前最最重的精美漆器。
年,曾侯乙墓外棺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境文物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