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小时候爷爷给我讲的,说是在方家沟这个地方有个木匠,因为姓王,所以都称呼他叫做王木匠,他真正的名字倒无人知晓了,王木匠因为手艺精湛,远近喊他做木匠活的人很多,话说这天,王木匠在陈家场老街做完木匠活之后,往家走,冬天的天气,本来就黑得早,再加之他收工的时候已经是徬晚五点半了,主人家热情非要留他吃了夜饭再走,等吃完夜饭,就已经六点过了,从老场出来的时候,天麻黑了,那个年代正是民国初年,兵荒马乱,出了老场,就是一条小路,挨着河边走。
王木匠本来晚上吃饭的时候又喝了两杯酒,走路一步高一步低,背上背着他的木匠家伙事,右手提着一个纸皮灯笼,等走到赵家桥这里的时候,天色早就全黑了。
赵家桥是一个大石桥,早前的时候还在,后来因为修公里毁了,所以现在早就看不见这个石桥了。
王木匠走到赵家桥的时候,因为可能是喝酒之后头晕,本来该向右走,可是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居然就往左边岔路走了,左边小路是往河边去的,当然了走左边到河岸,然后顺着河岸向上也能走到水源坝,然后顺着山沟里进去就能到方家沟,王木匠的家就在方家沟里的一个小山村。
当王木匠从左边岔路走了百多米的距离,就来到了河岸上,以前这个河岸两边都是荒坟,白日里一般人到下午的时候就不敢去,更别说是晚上了,也可能是王木匠艺高人胆大,因为王木匠不但木匠手艺活好,还跟着师傅学了一身的鲁班法本领,有一次村里有一家墙壁裂开眼看就要垮了,他走过去,吐口唾沫在巴掌上,就往那裂口的墙壁上一抹,墙壁裂开处愣是就合起来了。
还有一次,村里唐某喊王木匠去做了一张床,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得罪了他,床造好之后,人只要一躺上去,到半夜,就梦见一个人提着夜壶来喊撒尿,等一尿完,梦醒了,尿了一床都是,而且夜夜如此。后来唐某去找王木匠陪礼,王木匠就给他说了一句话:你现在回去嘛,以后不会再喊你撒尿了。说来也是怪,至此之后,晚上睡觉时,那个提着夜壶来喊撒尿的人再没出现过。
关于王木匠邪乎的传闻很多,所以他的本领在方圆百里之内是公认的大神级别,也可能就是这个原因,才让他有这个胆量敢夜走乱坟堆,当王木匠顺着河岸穿行在乱坟堆里的时候,路过一处荒坟时,只见坟被野狗刨开了,露出里边的棺材,而且这个棺材已经被打开了,按照正常普通人的逻辑,此时肯定会被吓得立刻远离,可是王木匠,则不然,刚好走到这里觉着累了,就提着灯笼仔细打量起这个棺材,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看木才好坏,做工粗细,仔细端详了好一会儿,暗思:这个棺材木料应该是杉木的,俗话说,千年柏,万年杉,这杉木可是做棺材的好木料,只不过这个做工,却是个半蛮匠做的,可惜了!
王木匠越看越爱,用手指比了比,棺材板有三指厚,是八盒子的料,做棺材,最上乘的是原木挖空,次之的是四盒子的料,也就是说棺材板总的是四块大板子合起来的,这要求树的直径五十公分以上,这种大树很难得,再次之,就是八盒子的料,棺材总共是四块长板子,八盒子呢,就是两块木板合一边,要求大树的直径在三十公分以上,在往下就是十六盒子的料。
这个时候,王木匠看见这个棺材板是八盒子的杉木板材,心里爱得不得了,左看右看,看了好一阵子,实在忍不住,想到反正是无主的荒坟,于是就拿出工具,将这个棺材进行了拆卸,把木板都拆了下来,又在旁边弄了些柳条编成几根绳子来捆了,就将棺材板扛在肩上。
王木匠扛着棺材板,提着灯笼,往家走,行了一里多地,走到水源坝,因为怕被人看见,就专挑没人的小路走。
行了两三里地,出了水源坝,此时就是一段山路了,他扛着棺材板,提着灯笼走在石板路上,夜深人静,只能听见自己的脚步声,啪嗒!啪嗒!啪嗒!突然,身后响起了新的脚步声,这个声音比他的脚步声稍轻些。
王木匠下意识觉得不对劲,这个脚步声紧跟在自己身后,还传来一股子阴风,脖子后背凉飕飕的,就好像有个空调在开冷风往背上吹,毕竟他可是学法术的人,道家三千六百旁门,王木匠学的鲁班法也算是一种,换成别人那得吓个半死,他很镇定,嘴里念念有词,念的啥呢,念的这叫做驱鬼咒,这个咒语的内容,以后我再告诉大家,今天这里就不讲了。
王木匠念了驱鬼咒,身后的脚步声也就没了,所以他也没放心上。
王木匠回到家之后,第二天,就开工,把这些棺材板进行了加工,打造成了一张木床,因为王木匠的女儿再过两月就要出嫁了,这是给女儿置办的嫁妆。
当木床造好之后,王木匠拿出鲁班尺左量右量,量完之后摇着头,提起父子就要把床给劈了,要劈还没劈呢,被他婆娘看见拦住了:“你疯了!这么好一张床,干嘛要毁掉!”
王木匠叹气:“我本想给女儿做嫁妆,刚才拿鲁班尺一量,其数不吉利,这床谁睡谁死!这样害人玩意留着干嘛。”
王木匠的老婆微微一笑:“你忘了,这板材哪里来的,原来本就是给死人睡的,现在被你这么一改,变成给活人睡的了,要不然,你也别声张,这个床陪嫁过去,让亲家两口子去睡,岂不是好,一来也显得孝心好。”
王木匠听完,没说话,似乎是默许了,话说从棺材上拆下来了八块木板,本来是十块因另外两块是短板子,不方便拿走,所以就没要,造床用了七块木板,还剩下一块闲置在堂屋墙角处。
这天王木匠外出做木匠活去了,不在家,他的小舅子赵长河来看姐姐,顺便捎来了一些腊肉面条,吃过了午饭,赵长河看见堂屋墙角处放着的这块木板,又厚实,拿着又轻,知道是杉木的,想到拿去做个案板正合适,就找姐姐要了去。
赵大姐本待不予,但是又怕兄弟多心,说自己舍不得,只能就让他拿去了,赵长河不知道这是一块棺材板,因为板材之前外面刷的黑漆,被王木匠用刨子刨了一遍,看上去整块板子就是崭新的,散发出木材的清香。
话说赵长河把这块从姐夫家薅羊毛薅来的木板,安放在厨房的水缸上方,两头各用一块大青石支撑起来,案板安装大功告成,在上面放个菜板,锅碗瓢盆啥的也方便了。
这天晚上吃过了晚饭,赵长河回屋睡觉去了,他媳妇翠花一个人在厨房里收拾碗筷,就听见耳朵边好像蚊子嗡嗡嗡的声音,一个女人说道:还我!还我!你还我!
翠花停下手里的活,四处张望,屋里并没有一个人啊,这可把翠花吓坏了,忙跑去告诉丈夫,他丈夫赵长河不但不相信还把媳妇一顿训。
第二天,翠花因为害怕,不肯先起去,她婆婆妈就骂:小娼妇,天都亮了还不去弄早饭!翠花也不吭声,她婆婆妈就自己去了厨房,然后就没了动静,直到日上三杆,赵长河同儿子媳妇来厨房吃饭,只见他母亲张大了嘴巴一脸惊恐的倒在地上,早已气绝身亡。
当然了,翠花心里是很高兴的,赵长河也很开心,通知村里人来吧,办酒席,收份子钱,这也算是他老娘最后一次为他发挥余热了。
当然了王木匠也去送了份子钱,吃了席才回来,过不了多久,女儿出嫁了,通常情况下男方是布置了婚房的,里边也有床,所以陪嫁过来的这张床就让给了公婆睡,这是没结婚之前就说好的。
王木匠这个亲家是邓家场的,姓牛,牛老爷子,两口子自从睡到这张床上,就梦见一个白衣女人披头散发站在跟前,嘴里只念叨两句话:“还我!还我!”
所以牛老爷子就觉得这个床不简单,必有来历,叫来儿媳妇问,王姑娘起初也不肯说,在公婆的再三逼问下,这才道出实情,牛老爷子知道了事情的起因之后,就把这张床烧毁了,免得害人。
这天王木匠刚从外面做活回家,就见杨大伯急匆匆的走了来:“王木匠!你在家啊,我还怕你出去了没回来呢!”
王木匠有点诧异,这杨大伯是小舅子赵长河他们邻居,他来干嘛呢?就问道:“杨大伯今天是那阵风吹得到此,快请屋里坐!”
赵大婶听见外面说话也从厨房走了来:“呀!杨叔叔,快请坐,我来烧茶!”
“你们两口子也别忙了,我来是有事,你长河兄弟两口子不知道囊个回事,两口子在厨房死了,嘴巴张得多大,眼睛鼓的溜圆,大山跑来叫我去看,把我也吓了一跳,我来的时候吩咐村里的人帮忙把他们两口子抬到客厅,安排丧事,长河就你一个姐姐,现在出了事情,还得王木匠你去张罗张罗。”
王木匠两口子听了这个话惊讶不已,也顾不得许多只能草草的收拾了一下,就同杨大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