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用瓷什么样请看看考古发掘出的标本

明代蜀王府遗址位于今四川成都中心城区的天府广场、东华门、西华门及骡马市一带。明洪武十五年(),太祖朱元璋正式下达了在成都修建蜀王宫殿的诏令,至洪武二十三年(),王府竣工。从洪武二十三年()至崇祯十七年(),在蜀王府先后生活过的蜀藩王共计10世13王。明末张献忠攻陷成都,建大西政权,曾一度据王府为宫,清顺治三年()遭毁灭性破坏,存续时间长达年。

至年,为配合“天府文化公园”项目的建设,经报国家文物局批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在东华门和成都体育中心一带,开展了连续多年的城市考古工作,发掘揭露出大面积的明代蜀王府建筑遗存,主要包括宫墙、道路、水系建筑群等。宫墙为正南北走向,属于蜀王府宫城的东垣部分,揭露长度约28米,由夯土墙体、内外包砖槽、散水等部分组成,墙体外侧还发现有带砖墁地和柱础的廊庑设施。水系建筑群位于明蜀王府宫城的东部偏北,占地面积超过平方米,由水道、凸台、踏道、桥梁、木构建筑、水池、台榭、码头等组成,初步判断为王府内部的园林景观设施,可能与《嘉靖四川总志》记载的“蜀府左花园”有关。

此次发掘出土的遗物十分丰富,包括陶瓷生活器皿、砖瓦及石质建筑构件、铁器、木料、动物骨骼、植物果核等,其中瓷器所占的比重最大,以江西景德镇窑为主,釉色品种有青花、青白、青、白、酱、蓝、红、灰、红绿彩等,除民窑外,还能见到极少量的官窑制品。其它窑口还有浙江龙泉窑、云南玉溪窑、四川磁峰窑等,建筑构件可辨柱头、假山、筒瓦、板瓦、瓦当、滴水、正脊筒、套兽、垂兽、鸱吻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