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联合王国是怎么分裂的原来是所罗门犯

或者所罗门没有经历父辈那种打天下的艰辛,也或者是大卫的溺爱让他从未受过什么苦,所罗门喜欢奢侈铺张的生活。所罗门在任时期,即使国家昌盛,但也因为王族过于奢靡的生活方式让国库亏空。

所罗门建造自己的宫殿和上帝神殿都用料讲究,极尽名贵,联想中国的大明王朝嘉靖时期,建造宫殿的一根木料必须是从西北深山运来,耗费巨资,所罗门王宫殿的那些香柏木料所费也不会少。在豪华宫殿里招待王公大臣外国使节也需要大量的财政支持。奢侈浪费导致的问题不会一下子显现,但是当所罗门发现自己的国库也会没钱的时候,问题已经很严重了。

从别的附属国征收和贸易往来所得的财富已经不足以支撑所罗门的门面生活,所有唯一的路就是向本国百姓在征收高额赋税,而建造宫殿的时候就强征暴敛,驱使百姓无偿劳动。比如秦始皇就是强征了很多劳动力建造长城引发了各地的农民起义。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以色列联合王国到所罗门才三代王朝,国家问题已经日趋严重。秦始皇统一六国,皇位不过传到第二代王朝就覆灭了,而以色列联合王国,在所罗门的儿子罗波安时代趋于分裂——太阳底下无新鲜事。

从上帝的角度看来,所罗门王朝之所以不能继续辉煌,以色列国家分裂,主要的原因就是所罗门晚年对上帝不够虔诚。这一点其实也很容易理解,大卫是一个受过苦的人,所以需要上帝这个精神支柱,所以大卫一生都信奉上帝。但是所罗门不一样,他出身太好了,人生太平安了,精神上根本没有吃过苦,所以也不需要上帝太多的指引。

之前建造宫殿,在自己的宝座背后雕刻牛头,已经预示了所罗门很可能并不是那么在乎上帝在乎的事情。

比如所罗门跟外族女子通婚,这是上帝所不喜的,因为外族的血会污染以色列上帝选民的高贵血统,而更加不可饶恕的是所罗门还允许与自己结婚的外族女子信奉邪神,还未邪神建造神殿,甚至发展到最后所罗门和外族女子一起拜祭这些邪神。

这直接影响了先知亚希雅,他决定从底层劳动者那里寻找一位新的领导人,这个人叫做耶罗波安。就是这个人统治了以色列十二部族之中的十个部族,剩下便雅悯部和犹大部由罗波安统治。

宗教的影响持续存在,以色列不仅有国王,还有先知,亚希雅再次选定领导者的事迹其实也不过是再次证明宗教对以色列国家的影响非常巨大,这个耶罗波安从底层一跃成为统治十部族的领袖,可谓是先知的任命让他获得了民众的支持。

耶罗波安的任命过程也富有宗教色彩,因为所罗门背弃了对上帝的信心,所以上帝直接宣告了对所罗门后人的惩戒,那就是只剩两支部族,其他十支部族拥有新的领袖。而先知亚希雅在上帝授意下,来到耶罗波安的面前,把自己身上的斗篷撕碎为十二块,给了耶罗波安十块,自己留下了两块。亚希雅告知耶罗波安,上帝决定把十个部族交由他领导,虽然耶罗波安很吃惊上帝对他的恩赐,但是要等到所罗门死后他才能得到十部族的统治权,他有点安耐不住了。

耶罗波安在所罗门任期内就发动了一次推翻所罗门计划,但是失败了,所罗门派兵追杀他,耶罗波安只得逃到埃及去,直到所罗门死后才返回。

这些都是带有宗教色彩的故事,但是从历史轨迹看,以色列联合王国从大卫肇始,治权中央化,大体就是中国王朝的中央集权化是一样的。这种政治形式会导致十二部族领袖的影响力被削弱,在大卫声望还在的时候,十二部族的人们其实是服从的,毕竟大卫带领他们打得了天下。在所罗门时代,这种影响力会因为奢靡之风导致的赋税加重,而底层百姓生活无以为继的时候,各部族的领袖也益发不满起来。

就是从上到下的不满,让耶罗波安意识到了王朝的不稳定,才敢于自动发起对所罗门的推翻计划。

所以大家也就不奇怪罗波安统治时期,以色列国家彻底分裂为南北两部。毕竟罗波安是在更加奢靡和宠爱的环境中长大,根本没有学习多少治理国家的知识,也因为对底层生活毫无体验导致无法发现华丽王朝底下的波涛汹涌。面对部族领袖和耶罗波安提出的减税问题,他也没有足够的重视,残暴的统治早已引发了众怒,派出的酷吏很快就被愤怒的民众以乱石打死,耶罗波安这个曾经试图推翻所罗门的人就被推举为英雄。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中国王朝几次分崩离析,但最终都能重新融合化为一体,但是以色列联合王国似乎没有这样的运气。

圣经故事讲到这里,不得不说说分裂之后的以色列人的走向。犹大部和便雅悯部发展到后来就是犹太人,而北方部族被亚述人所灭,人们四散而逃,早已淹没在历史长河里,已然没有证据证明谁是曾经的那些以色列人。

便雅悯和犹大部的都城仍然是耶路撒冷,而北部由新任领导耶罗波安建立撒玛利亚都城。

(本文作者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