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大家都很重视对已经过世的人的丧葬之事。在葬礼的时候,一般都会做出很大的排场,《荀子·礼论》中曾经记载过:“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在有人过世之后,为其举行丧葬之礼的人一般会为其选一副好的棺木,一是让其在啊地下能够安眠,而是能够阻止尸体腐烂的进程。
而且棺材的选择,跟所葬之人的身份是有很大关系的。身份最尊贵的人,用的棺材也是最好的。《礼记檀弓上》有记载:“天子之棺四重。”天子的棺材,相比之下要比平民老百姓好很多。关于棺木的材料,也是有很大区别的。身份尊贵的人一般都是用的比较稀有的木料,平民老百姓大多用的是普通木料。
我国的考古学家,在考古历史的时候,大多是以被发掘的依稀墓穴为依托的。在古代的墓穴里,往往能发现很多可供研究的历史资料。首先,墓穴里一般是会有一些陪葬的物品在的。在陪葬的东西中,一般金银珠宝是占大多数的,从这些金银珠宝之中,能看出古代人的审美和锻造技术。
除此之外,从古代出土的一些古董上,还会有一些文字存在。这些文字对于考古学家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有墓穴被发现了的时候,考古学家都会亲自前去,生怕错过了历史的蛛丝马迹。在公元年的时候,一座古墓在江苏被发现了。
考古现场
和很多古墓的发现过程很相似,这座古墓之所以被发现了,是因为当时有施工人员在这片地界上施工,无意间发现了这座墓穴。幸好这些施工队员的文物保护意识还是很强的,在发现这座墓穴之后,很快就报告了当季的有关机构,没有破坏墓穴,考古学家也很快就赶到了这座墓穴。
在江苏这座墓穴里,出土了一个红色漆棺,在深埋了年以后,漆光棺却亮如新,在专业组赶到后,用X光照射研究后结果让专家们都陷入了沉思。这件事情说来真的很奇怪,一般来说,从墓穴里出土的棺材,一般都很破旧了。因为常年被埋在地底下,用来制作棺木的木材是会随着时间腐烂的。而这座红色棺材却还很新,就好像埋进去了才不久一样。
根据对这座墓穴里的一些蛛丝马迹和一些出土文物的研究,考古专家们得出结论,这座墓穴应该是元代的,也就是说,这个红色的棺材,应该是年前被埋进去的。这个时间被计算出之后,真的让很多人都大跌眼镜,这样的情况,是之前都没有见到的。
不过考古学家们当时在赶往墓穴的时候,并没有随身携带打开棺材的工具,所以最后就把棺材运回了研究的地方。不过大家还是非常好奇,这口棺材里到底装了些什么东西,又为什么能在年之后,还能保持这样光亮如新的状态。在没有打开这口棺材之前,一切似乎都是一个谜。
红色漆棺
在第二年年初,在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之后,大家准备打开这口棺材,一探究竟。在打开棺材之前,一般都会用X线对这座棺材进行照射,这是为了保护棺材内的东西,也是为了保护开棺者的安全。不过这座棺材经过X线照射后的结果,却让很多人大跌眼镜。
原来在这座棺材里,竟然有好多液体,基本上占了这口棺材的三分之二。这样的情况,真的是之前从来都没有见过的。为了安全打开这口棺材,专家们也是下了不少功夫。毕竟存在棺材里的液体,很可能是对人体有伤害的。最后在经过研究后,专家们决定,把这座棺材吊起来,在底部打出两个比较小的出水口。
转移漆棺
这样一来,可以说是保证了考古专家们的安全,而且也没有对棺木造成很大的伤害。这次打的出水口很小,从开始放水,到把水全部排净,足足花了两天时间。在水全部排出之后,大家终于看到到了这口棺木的真面目。棺木里安葬的是一个女人,不过因为长时间水的浸泡,这隔女性的尸体已经看不出来原本的样子了。
除此之外,在棺木里也有不少陪葬品。不过这些陪葬品很多都是木制品,在经过了水浸泡之后,这些陪葬品也已经看不出来原本的样子了。这可以说是很可惜,因为原本出土的木制品文物就不多,这又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出土的梳子
结语
不过这座墓穴被保护的很好,这也多亏了这些施工工人的文物保护意识。我国历史悠久,有很多可供研究的墓葬散落在各地,很多古墓的发现都是不经意的。所以在生活中,如果发现有古物痕迹的时候,一定要先上报当地机构,让专家们来探索这些历史的奥秘。
参考资料:《荀子·礼论》《礼记檀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