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春辉
郑春辉获奖感言能够获得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这一殊荣,我很是激动,感谢中宣部、人社部和中国文联给予我这么高的荣誉。同时我也深感责任重大,我一定倍加珍惜这个荣誉,更加勤奋学习,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德立身;努力探索艺术创新,以艺成人,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为新时代文艺发展,为文化强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年12月14日,我有幸在人民大会堂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备感激动,备受鼓舞。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以更为深邃的视野、更为博大的胸怀、更为自信的态度,择取最能代表中国变革和中国精神的题材,进行艺术表现,塑造更多为世界所认知的中华文化形象,努力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篇章。”对此,我深有体会。它指引了我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应当紧扣中华文化形象这一大主题。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创作大型木雕《京杭大运河》,我想用至少五年的时间来完成这件作品,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采用山水长卷的构图布局,展现出古运河上的每座城市、每条支流、民俗风情、漕运场面等等场景,需要了解的信息量很大,但我相信,在各方专家的帮助、指导下,只要多学习、多请教,努力探索,就一定能克服困难,创作出一件充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的好作品。
郑春辉,年出生,国家级非遗项目“莆田木雕”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正高级工艺美术师,一级/高级技师,福建省劳动模范,年“八闽工匠年度人物”,大国工匠年度人物,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他用大半生的岁月诠释了大国文化自信下工匠精神的坚守和传承。
01
木雕中的文化自信
年11月,由郑春辉总设计并带领工作室创作团队,历时4年多创作的大型香樟木雕作品《清明上河图》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并被收录在用24种文字语言出版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一书,国内外主流媒体纷纷给予了报道,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木雕的艺术魅力与文化自信。郑春辉《清明上河图》(香樟木,双面雕刻)
众所周知,《清明上河图》有多个版本,而其中当以北宋张择端版和清宫画院版的《清明上河图》最为著名,郑春辉经过潜心构思,在高度尊重原作、力求把握原画精髓的基础上,融汇镂空雕、透雕、浮雕和莆田精微透雕等多种技法,将这两幅不同版本的《清明上河图》以木雕的形式分别呈现在一棵长12.米、高3.米、宽2.米千年香樟木的两面。根据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要求,郑春辉将传统的手艺做到极致,整件作品都是从原木上雕刻出来,包括船只上细长的船绳等细节部分,无一处拼接、沾粘,历经四年的艰辛,做到了万无一失,以完整的立体的形式再现了名画风采,整幅作品繁而不杂,层次分明,人物的喧闹声、行船声和流水声都仿佛在耳畔,让人产生一种仿如身在其境之感,真实展现了宋朝都城汴京的繁华景象和明清时期苏州的社会场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版的《清明上河图》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郑春辉将二者合并在一棵千年樟木上,其义自明,用情至深,用心至切,精湛的刀工之外赋予了作品更深厚的意义,感动了无数前来参观的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年作品再度被吉尼斯世界纪录总部评为吉尼斯60年来最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