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668座城市中已有23被垃圾包围垃圾

北极星固废网讯:疫情已经够烦人了,口罩不能摘,电影没法看……都这么糟心了,还要对着一堆垃圾思考怎么分类,不是添堵吗?

疫情期间的人们,似乎忘记了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去年刚在广州推行的时候,许多小区的垃圾投放点,都有一名监督员盯着。

厨余垃圾没破袋的、可回收里掺杂其他垃圾的,都会被说,搞不好还会被罚款。

但疫情期间,监督员们几乎消失得无影无踪。

居民们胆子也大了起来,以前还要“被迫”偷偷扔到路边垃圾桶里,现在光明正大地随便扔也无所谓了。

管它什么桶,只要扔进去,我就是热爱卫生的好市民。

疫情期间的垃圾分类,只是垃圾桶分类

记得广州刚开始垃圾分类的时候,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其他垃圾”桶里永远是满的,其他的垃圾桶里永远不满。

人们对垃圾分类的最高敬畏,就是深吸一口气,把厨余垃圾破袋倒掉后跑掉,赶紧呼吸,不然可能要熏昏过去。

这个现象在疫情期间变成了——只有厨余垃圾桶不会满,其他的垃圾桶都是满的。

垃圾桶分类了,垃圾却几乎没有分类。

什么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感觉都可以回收啊!

铅笔里的木料不是可以加工成纸浆吗?

陶瓷不是烧融了还可以重置吗?磨碎了做砖也可以啊?

反正也没人管,管他三七二十一,扔进去总有人来回收。

许多小区也懒得监督垃圾分类了,有的甚至直接把有害垃圾的桶用大石头压住,反正也没人上来专门收,堆积多了还污染小区环境。

这更加助长了居民们的懒惰。

我在广州海珠某小区的垃圾桶旁蹲守过一个下午,发现差不多每半个小时才有一个人破袋投放餐厨垃圾,其他人都是隔着1米远的距离一丢,然后转身离开,也不管扔进去没。

与此同时,垃圾车来收垃圾的频率也降低了。

微博上有网友吐槽称,广州祈福新村一片区,自从垃圾分类之后,就把垃圾集中投放点设到了居民楼门口。垃圾车一整天也来不到一次,整个门口垃圾乱扔乱放,堆积如山。

该网友询问小区物业,得到的答复是“政府要求设在这里”,但拨打市民投诉热线,却得到“并无此要求”的反馈。截至本文刊发前,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并非所有小区态度都如此敷衍。

据钱江晚报报道,杭州紫萱社区面对疫情对垃圾分类造成的冲击,想了一个绝招——

在垃圾投放点旁装了监控器和扩音喇叭。

一天夜晚,有一男一女来扔垃圾。忽然,头顶大喇叭作响:“现在已经过了垃圾投放时间!”

两人吓懵了,尴尬对视一眼后,女子提着垃圾返回,男子索性丢在地上走了。

真是人在做,“天”在看,扔垃圾也要多留个心眼才是。

有的小区增设了口罩专用垃圾桶,但专门去扔的人却不多。我随机问过一些丢垃圾的市民,他们都十分担心那个桶里集聚细菌病毒,不想打开垃圾桶的时候被感染。

但如果混入生活垃圾投放,造成扩散的风险更大。

防疫垃圾的分类,一定不能马虎。但疫情期间生活垃圾的分类,是不是应该放一放?

别高兴得太早,该来的还是要来

许多人觉得,疫情已经够烦人了,口罩不能摘,电影没法看……都这么糟心了,还要对着一堆垃圾思考怎么分类,不是添堵吗?

许多小区也觉得,每天测体温查健康码已经够累了,这时候还监督垃圾分类,我有三头六臂也顾不过来啊!

疫情期间受阻的垃圾分类,也引起了政府部门的主意。

4月12日,住建部城建司副司长刘李峰承认,“疫情的发生,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造成了一定影响”。

政府部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1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