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小伙继承父业,经营一家棺材行,谈到

“晚上如果吹狗螺,隔天就一定有家属,来这边买大寿(棺材),甚至到了晚上,我们住隔壁嘛,都会有脚步声,还是有一些怪声。隔天就是,有人会来买棺材。”

林亦华今年35岁,经营一家小型棺材行,这是父亲传给他的,已经开了40年。

以前生意好的时候,一个月能制作七八十口棺材,主要送往各个棺材店。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火葬,很多小型棺材行也被迫关门。不过在台湾一些偏郊区的地方,还是有土葬的习俗,有的地方还规划了土葬专区,比如林亦华的家乡桃园。

棺材行一般夏季时生意比较淡,到了冬天,很多老人可能会突发心脑血管等疾病,就需要大量加工生产。

棺材的价格,从5万,到两三百万的都有,主要根据材质和尺寸大小来决定。

在制作棺材上,林家人一直遵守一个原则,就是一定要用实木,绝不占客户便宜。而他们所用的木材,也都是进口的优质木料。毕竟做生意,信用第一。

虽然棺材埋在土里,人们看不到,但如果用料不好,等到十年、二十年之后,捡骨或是迁坟的时候,找不到棺材和遗骨,到时家属就会一目了然。

小时候,林亦华经常被人瞧不起,有的人远远看见他就会躲开,觉得做这一行的很恐怖。当时的他不以为然,照样跟着父亲跑来跑去,对这一行也很感兴趣。

在棺材行多年,也经常会有一些奇怪经历,但对于林亦华来说,一切早就见怪不怪。

接手棺材行以后,林亦华一直都在很用心地经营,希望能有更好的发展。

早些时候,基本都是土葬,人们对棺材也很重视,有些老人还行动自如的时候,就会来店里预订,好添个岁数。而现在,随着火葬的人越来越多,这一门手艺也几乎要绝迹了。

林亦华说:“我们就是当作在帮助众生,做功德这样,我们就好好地做,让往生者能睡在更加舒适的棺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90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