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是生而为死的,面对死亡,我们最大的想法不是追问死亡本身,而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自我价值,以及死后如何得到更好的安享。而对于一位将军,更多的是如何安置遗体,以示对其功勋和地位的尊重。今天我要介绍的是一位伟大的将军许世友,以及他身后的故事,以及那位关心他一生的老部下尤太忠将军。
丧事准备与棺材悲剧
年,许世友因患肝癌去世,对于这样一位将军,如何安葬,自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而要进行土葬,首先需要的是棺材。许世友对于自己的丧事早有部署,早在他去世之前,他就让儿子为自己准备了一口棺材。然而,由于他晚年变胖,身体发水,因此在棺材的选型上出现了问题,先前准备的棺材无法容纳许世友的遗体,于是需要紧急购买新的棺材。
尤太忠将军的故事
如今要采办棺材,当然不能随便选择,必须要选用高质量的棺材。而这个时候,尤太忠将军出现了。尤太忠将军是许世友的老部下,也是他的好朋友。尤太忠将军得知许世友的丧事所需,十分难过。因此,他立即派人去广西采办两棵百年楠木,用于制作棺材。而楠木作为一种稀有材料,在当时已经被列为了国家一级保护树种。尤太忠将军之所以要采伐楠木,无非就是要为许世友做一座好的棺材,才能表达他的敬意和哀思。
棺材的制作过程
当然,尤太忠将军并不是送来了一个完美的棺材,而是送来了两棵优质的楠木,需要经过细致的制作才能成为一口合适的棺材。华丽的细节和悲壮的背景,让这个故事显得尤为感人。送来了两棵百年楠木后,厂方人员发现一个棘手的问题:这些职人竟然对如何制作一口合适的棺材并不了解。于是,棺材的制作过程显得异常艰难和缓慢。有一些工匠虽然制作经验丰富,然而他们从来没有制作过楠木的棺材,在这种情况下,木材的硬度和特性带来了很多unexpected的问题,锯片断送,刨子磨损,甚至是榫接不齐;这些问题警示着他们要重新思考木材的特性,考虑如何处理木材。
棺材的特点和制作工艺
在几次的尝试之后,制作棺材的厂方人员终于拥有了一些关于楠木的棺材制作的经验。楠木作为贵重的木材材料,通常运用于历史建筑的修复和制作各种木制家具。但棺材是常人理应很少接触到的一件制品,它与正常的家具比较相似,实际上是有非常大的不同的。
最令人惊异处在于这个棺材上居然没有使用一根铁钉,全凭着一块块木料按榫卯结构拼合。居然把构件的接口做的如此之精细,通过创新性的拼接方式让器物更为完整,怎么这样神奇呢?制作工匠甚至将木材的榫接工艺应用到了之后的工艺中,以将棺材的各个附属构件(角、轴、钮、扣、环等等)牢牢固定,让整个棺材更加完善和牢靠。最后,几天时间下来,宽85厘米,长20厘米,厚达12厘米的棺材如期制作完成。
生命的价值和尊重
一位将军的身后事,是国家和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