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闫文柱
编辑:王亭贯
?遵化甄庄后山有一座天齐庙
甄庄村庄后山聚形如虎卧,有卧虎山之称。从北方看犹如一枚金印,有人称之为印台山。相传早在一千多年前唐朝道士云游至此,观其风景秀丽建东岳庙一座。历经宋元明曾修葺乾坤数百年刀兵战火而独不毁。太平于劫倡为义举,称之为神楼乡。万历九年(年)春,圣王明士曾聚于此山顶,闻其故,嘉其事,亦捎给灰砖木柱等材以助之。建殿宇三楹,神像存设,唐塑像列两庑,庙貌焕然一新,雄镇一方神灵。百姓有所依,众生受神呵护之功,安居乐业,永享太平之福。因感皇恩,门匾曰“圣德”,云行雨施不崇朝而遍天下。地大物博,祖阳气之发东方,窃思人禀天地而贤人义士善恶分明。古蹟不可洒湮。而绨馀此一境。
?甄庄天齐庙古碑
同治九年(年)十月,重修圣德庙,百姓筹之。正殿之天齐老爷摆在首位,隆異盛大而尊,因此人们称之为天齐庙,眼宫娘娘霞宫西庑,以每岁暮春末旬八日,(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庙会。男女老幼祈祷,将黄豆,黑豆用五香佐料加盐水煮熟,称之为“煎盐豆”,供奉。最后把煎盐豆分给小孩。它象征着和睦友善。山前摆满买卖铺子,热闹非凡。此风俗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五十年代。
日寇犯我中华,见位置显要,占领庙宇以窥四方,抗日军民多次扰之。站在西南山顶放冷枪,鬼子还击,但都在射程之内。鬼子调来大炮轰之,但八路军早已转移,八路军决心拔掉这个据点,又从南山洼处偷袭,被鬼子发现,随后展开白刃战,八路军三人壮烈牺牲,鬼子六七人丧命。战斗结束,我村武装班长带领大家乘夜色,将三名烈士遗体掩埋在吴家坟南坎下,后来一名同志由家属转移回家。鬼子强拆百姓门板等木料,焚烧鬼子尸体,将骨灰装入麻袋运走。
多次与鬼子交锋战斗,最后天齐庙在战火中烧毁。据说村南山腰上也有一个庙址,石碑散落村中,仅存一口水井。不知道叫什么庙。
附:远近闻名甄庄烟
甄庄位于遵化东南30公里处,明朝始建,滦县甄氏迁此立庄,取村名为甄家庄,后简称甄庄。甄庄最有名的是甄庄烟,甄庄烟传说始于明末清初时,朝中获罪大臣之女,一对姐妹,到此避难开始种植此烟,教会村民并开始大规模种植。据检测此地土壤中含有大量微量元素,村民种植方法还有一种独特的施肥方法,使这里产的香烟抽起来气味芬芳独特,意久悠长,有人编过一个顺口溜“沙石峪的葡萄,党峪的大枣,东旧寨的核桃,甄庄的烟,广野的小菜儿,东新庄蘑菇,长城板栗扬九寰。”其中就有甄庄烟。
遵化文史喜欢遵化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