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龙印象广东四大名镇

石龙老城

石龙,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曾因商贸驰名,与广州、佛山、陈村并称“广东四大名镇”。而中山路则位于石龙老城区的核心区域,始建于年,全长多米。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多次来石龙从事革命活动,将其命名为中山路,至今已有90余年。如果说,文化是一座城镇的生命,那建筑就是生命的“纹理”,是城镇文脉的体现和延续。

一条中山路,半部石龙商贸史,它标志着石龙由传统墟市向现代城镇的转变和发展。这里有东莞第一家电灯局、第一家银行、第一家商会......商贸的繁盛、历史的积淀与文化的传承构成了石龙独特的气质和品格。

中山路

举重之乡

年是陈镜开打破世界记录65周年。《力拔千钧》一书是从陈镜开65年前首次打破世界纪录,开创新中国体育史新局面的历史性一举开始,讲述他10次打破世界纪录的传奇以及在他的感召下,众多投身举重运动摘金夺银的石龙籍举重名将的故事。

陈镜开

石龙新昌鼓

东莞制鼓技艺历史悠久,其中以石龙新昌鼓制作技艺最为有名。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新昌鼓曾远渡重洋,在海外唐人街奏响清脆的鼓声。

新中国成立前,石龙有四家鼓店在东莞很出名,分别名为金昌、新昌、唐昌和祥新。后来最为出名的当属新昌店。由于石龙的地理位置优越,以及莞籍港人的传播,香港地区的很多顾客都慕名到新昌店批发龙舟鼓、堂鼓、开灯鼓、庙堂鼓等产品。在香港小有名气后,东南亚的新加坡、菲律宾的华人也纷至沓来。

年11月,石龙新昌鼓被认定为广东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与其他地方的鼓不同的是,新昌店的龙舟鼓多是直筒的单面鼓,多选独特的东江杉木为材做鼓桶,既挺直又坚实。而且做一只鼓,无论大小,都需经过四道工艺,用木料制鼓桶、用牛皮制鼓膜、用鼓机蒙鼓皮,最后是上色和在鼓上写上“新昌鼓”或“新昌造”三个字。

东莞石龙新昌鼓的制作,世代相传,是源远流长的鼓文化在东莞的遗存。这门技艺代表着东莞悠久的历史文化,也是东莞坚守制造、执着于品质的缩影之一。

石龙新昌鼓

石龙李全和

始创于咸丰六年(年)的老字号,历经一百多年的历史,成为了民间赫赫有名的麦芽糖柚皮品牌,也是广东省最古老的品牌之一。

石龙李全和

石龙津威饮品

承载着80、90后童年回忆的津威奶,曾一度被认为是“贵州特产”,其实是石龙土生土长的本地企业。

创办于年,津威饮料公司总部位于广东东莞。经过30年的发展,目前形成了以生物发酵技术为依托的发酵乳酸饮料、调配型乳酸饮料、灌装饮料三大产品系列,涵盖30多个品种。

津威

石龙火柴

石龙火柴厂是东莞最早的合营企业,石龙火柴远近闻名。

“东莞制造”的优秀代表——石龙火柴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各镇街的火柴厂先后并入石龙火柴厂,全县火柴生产集中在石龙。

年,石龙火柴厂年产箱火柴,超额完成年产任务。

东莞火柴业发轫于20世纪30年代。火柴厂是东莞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勇于走自主研发、重视质量之路的一个缩影。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打火机、液化气渐渐走进日常生活,当初兴旺的火柴厂一家家渐渐隐去。火柴慢慢成了年代和历史的代名词。

一盒小小的火柴,曾经饱含着东莞人日夜辛勤工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努力奋斗并作出贡献的美好回忆。

石龙火柴

石龙造纸厂

石龙造纸厂,工业史的“塑造者”和“见证者”之一。年,人民政府号召发展工业。石龙9家布疋商店,股东13人合资联营开办大同纸厂,集资旧人民币15亿元(相当新币15万元)。

石龙云吞面

作为东莞最出名的云吞面镇区之一的石龙,据说,方圆每米内必有一家云吞面店。

石龙云吞面产业能如此庞大,可得从上世纪说起。年,在广州学习竹升打面的黄焕枝,回东莞石龙面街创立黄枝记云吞面,一炮而红,不久就有许多人争相效仿。而今,黄枝记已搬迁到澳门发展,颇有人气。

創辦人跟師傅在街邊檔口賣麪

石龙奇香鸡

获得“中国金牌粤菜”的石龙奇香鸡,创建于年,至今已有37年历史,民间传“不吃奇香鸡,枉来石龙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