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早上不到八点钟,余智扬没吃早餐就已经驱车到达工地——他必须抢在工人施工前勘察下现场和树根。
一见到小蒋,余智扬就塞了两包芙蓉王给他。
虽然余智扬自己不抽烟,但他车上就放有中华和芙蓉王两种烟,有需要就拿出来应酬下。
在小蒋的陪同下,余智扬仔细询问了树根出土的过程。
挖掘现场除了一个又深有大的坑,没有其他发现。
走到工地边上,一个大树头侧翻在那里,树头连着那些延伸很长的小树根,正张牙舞爪地赤裸裸地等待余智扬来查看,仿佛跟余智扬说“看你有什么本事发现我身上藏着的秘密!”
余智扬走近一看,硕大又焦黑的树头着实震撼到了他。
根据昨晚他在网上查的资料和图片,可以确认这正是榕树根。
那树根沧桑而有力,它没有被火焰完全摧毁。
走近嗅起来,似乎有股火焰灼烧过的焦炭味,又有一股清新的木料气息,整体氤氲出奇幻的味道。
余智扬心想,这么大的树根,一定有上百年的年头了,如果真是那棵“天龙植榕”,那宝藏的秘密又会在哪里呢?
他决定今天无论如何都要把握住这仅有的线索。
于是绕着树根仔细观察了一圈,从树皮到根须。
外面倒看不出有什么,只是这树根的底部由于根须发达,还紧紧地包裹着很多沙土。
余智扬回头跟小蒋说:“你帮我拿个小铲子来,我需要把这些沙土铲掉。”
小蒋笑着说:“黄总,你要铲土我叫些人来就好了。”
“哦,不,这件事必须我自己来。”
眼看着工地上人越来越多,很多工人已经开工了,余智扬内心隐约有种不安全的感觉!
小蒋虽心中不明白,不过还是很快地拿来一把铲子。
余智扬看了下时间,对小蒋说:“时间不早了,你先忙你的,我自己在看看就好。”
“好的,那余总有什么需要再打电话给我。”
看着小蒋走远,余智扬拿起铲子小心翼翼地铲动树根部还残留的沙土,尘土扬起,落在他鲜亮笔挺的西装上。
余智扬展开无限的遐想,他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里是否藏有什么秘密,和宋井宝藏有关系吗?
寒风和清晨的饥饿也阻挡不了他的兴奋和激动。
没错,功夫不负有心人,虽然余智扬一直动作幅度很小,但铲子撞击到异物还是发出一缕沉闷的声音。
余智扬心中又欢喜又急切!
立马放下铲子,用手拨开上面的沙土和细小根须,逐渐露出一个长约二十厘米的瓶状罐子。
他缓缓从沙土里拔下罐子。感觉罐子很沉,看质地应该是个铜的罐子,上面有点像青铜器般的氧化痕迹。
这个像花瓶样的罐子,顶部没有盖,是用什么东西给封住了。
余智扬有点像捡到真宝藏一样,激动而心跳很快。
在这光天化日之下不好直接打开罐子,必须赶快把它带走。
他随便在旁边捡起一个塑料袋,把罐子装进去裹住后,用右手抓着快速离开工地……
从他拿起铲子铲沙,到离开工地,余智扬已经在这里捣腾了半个多小时。
他的行为,不仅小蒋知道,工地上的工人知道,监理公司的人知道,项目公司的工程管理人员也知道。
只是有的人觉得没有必要去打探余智扬今天这个反常举动的原因,余智扬这么做就有这么做的道理。
但有的人早已拿起手机拍下这一幕,发给了一些人。
这些人,有的是美澳村的人,有的龙阳村的人,有的陆国安的人,也有的是宋锦天买通的人。
余智扬手上拿的瓶子,此时已经成为一个炸药包,随时有被引爆的可能!
(本故事改编自年10月出版的以潮汕为背景的讲述因房地产开发引发的潮汕四个乡村四大宗族争夺三大宝藏的40万字当代长篇小说《千年宋井》,作者余源鹏(即本人),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汕头电台《讲古台》栏目袁中录老师全书精彩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