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铜梁区大件垃圾有了生态归宿

11月30日上午,一辆满载着经过处理后的树枝落叶、作物秸秆的大货车,正从重庆市铜梁区一间大件垃圾处理厂缓缓出发,不到3个小时,它就将抵达四川省绵阳市,进入当地一家发电厂,发挥属于这批废物最后的作用——生态发电。

当天,由重庆测力市政工程有限公司铜梁分公司投资余万元新建的一间大件垃圾处理厂正式投用,填补了铜梁区大件垃圾生态处理的空白。接下来,这一占地10余亩、日处理量最高可达吨的处理厂,将围绕生态资源有效利用、减轻环境污染压力深度发力,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以前,这些大件垃圾主要采取填埋等方式处理,占用土地资源不说,还可能影响地下水质、带来重金属超标等问题。”重庆测力市政工程有限公司铜梁分公司负责人黄作涛告诉记者,大件垃圾主要包括旧床垫、旧沙发、旧家具,农作物秸秆,树木树枝、落叶河草等类型,该公司在铜梁区巴川镇新建的大件垃圾处理厂,采用全自动机械化处理模式,对农作物秸秆、落叶河草等经过大型机械破碎加工后,作为生物质燃料运住生物质发电厂,当作发电燃料使用;对旧床垫、旧沙发、旧家具等大件垃圾,通过自动打包压缩后,送到炼铁厂进行再生利用;对各类树木树干则将进行分类,运送到家具厂进行粉碎利用或加工成木料利用。

上游新闻记者在该处理厂的大件垃圾利用过程流程图上看到,总体而言,大件垃圾主要包括拆解和处理两大环节。其中,拆解环节主要分为有毒有害零部件识别与拆除、可再使用零部件及材料拆除、不可回收零部件拆除等类型;完成分类拆解后,将进入处理环节,处理环节主要包括不可再使用零部件的处理和危险零部件及材料的处理,并通过处理工艺的不同选择,在实现污染控制的同时、让可回收材料及处理残余物得到最终处理。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间大件垃圾处理厂兴建有数千平米的作业区间,包括垃圾堆放区、分解拆除区、加工处理区、物料堆放区及物流运输区等。只见一辆工程车将一堆堆经过分解拆除的物料,径直铲送到物料运输带上,设备随即进行加工处理,不一会儿,经过生态处理的作物秸秆、树枝落叶等,就被处理成3至5厘米的大小,并自动传送至物流车内。整个过程无尘、无烟、声音也在可控范围内。

“除了作物秸秆、树枝落叶,其他大件垃圾,其实也都浑身是宝!”黄作涛以床垫中的弹簧为例介绍,弹簧经过经拆解打包成卷后,可重新炼制成钢材,沙发中的海绵回收后可加工成再生棉,用来填充汽车坐垫等。以前,采取传统措施进行大件垃圾处置时,一辆大货车一次最多只能运输三、四十张床垫,沙发就更少了,很占空间,现在拆散了再装车,不仅将废物利用最大化,还大大节约处理成本,提高了垃圾收运处理效率。

“所有设备都是自主研发,可实现无尘、无烟以及可控的噪音,并最终实现对大件垃圾的百分百利用。”黄作涛介绍,公司所建的大件垃圾处理厂主要设备价值高达近百万元,包括综合破碎机、撕碎机、打包机和床垫钢丝打捆机等主要处理设备,均由该公司自主研发,实现了大件垃圾生态处理的自动化、智能化。

除了显而易见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大件垃圾处理厂的经济效益也颇为可观。

据重庆测力市政工程有限公司铜梁分公司负责人黄作涛介绍,位于铜梁的这间处理厂目前日处理大件垃圾量在吨左右,最大日处理量可达吨,已能够满足目前铜梁区的大件垃圾处理能力。经过生态处理后的大件垃圾,将以每吨元左右的价格销往发电厂、炼铁厂和家具厂等进行终端处理,不仅实现了生态环保目标,还达到了变废为宝的经济目标,而仅此一间处理厂,还可带动周边近50农户月增收六七千元,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良好社会效益。

据了解,近年来,重庆测力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已先后在四川、重庆、贵州等多个省份投资兴建起11间大件垃圾处理厂,日处理量可达0吨,在助力生态环保建设、乡村振兴和市容环境改善,以及带动当地就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上游新闻记者刘翰书摄影报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