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贸易与印度柚木

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最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前言

古代印度西南海岸形成了一批繁华的港口城市。如: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的婆卢羯车港、巴里加沙、故临国、4曼加罗尔和坎贝等主要港口,以及马拉巴尔(《大唐西域记》卷十曾记载秣罗矩吒国……海渚诸珍,多聚此国)。

印度的巴里加沙或布罗奇(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城市)商人传统上与阿曼和波斯湾的中心进行贸易,并带来铜、柚木和乌木原木的供应。马拉巴尔海岸的繁荣得益于印度洋的航运业,也得益于阿里亚克或古吉拉特邦的交通。

繁荣的港口群自然形成了一个共生圈,刘新成在《互动:全球史观的核心理念》一文中指出:“共生圈包括8—15世纪以穆斯林商人为核心的‘环印度洋贸易网络’或以南亚大陆为中心的‘南方世界’”,“以某种文化符号或某种产品的产销为纽带,也会形成互相关联的共同体”。

林达·沙佛尔曾在《南方化》一文中提出“南方化”的概念,指出南方化是一个起源于亚洲南部而后传播到全球其他地区的多层次的进程,包括数学的发展,热带和亚热带香料的生产和销售,新商路的开拓,糖、棉花等南方作物的种植、加工和销售等。

从这个角度来看,柚木的生产、贸易以及在航海造船业的广泛应用在促进印度洋贸易发展进程的作用不可忽视。这些印度西海岸港口与波斯湾海港形成了“环印度洋贸易网络”,以印度柚木产销为纽带,形成互相关联的共同体。

盛产于印度的柚木也可视为南方作物,在阿拉伯地区的传播也是“南方化”的一部分。印度洋柚木贸易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古典时期。《厄立特里亚航海行记》也提到的从巴里加沙出口到阿曼的木材包括造船用的柚木。

在印度洋出口柚木的地方通常是印度的马拉巴尔海岸,然而伊斯塔赫里曾记载在西拉夫中使用的柚木和木材是从东非的僧祇地区运来的。因为非洲唯一的柚木产地在刚果和西非,因此笔者认为伊斯塔赫里提到的柚木通过“三角贸易”的模式从印度到东非返航的船上运到西拉夫的。

《中国印度见闻录》是阿拉伯人所著最早关于中国和印度的游记,系根据唐代来华的阿拉伯商人苏莱曼等人的见闻所撰,书中记载了阿拉伯人利用柚木建造船舶,甚至远涉重洋至马尔代夫建立造船厂,该书还特别提到阿曼人在印度洋航海中的突出作用:

有意思的是,首批侨居中国的阿拉伯人,其原籍都是阿曼人……到7世纪中叶,在赫贾兹还可看见人们用柚木作造船及建筑用的常用木料,而到年,在吉达还可以买到缝船用的椰索,就不足为怪了。不能认为这些南海中的土特产是从原产地直接运来的,而是附近的南阿拉伯人贩运而来的……在10世纪初期,他们就去马尔代夫和拉克代夫群岛建造船舶,编织巨缆。

10世纪,来自波斯湾港口城市西拉夫的波斯船主巴佐尔·本·萨赫里亚尔,将航海者的故事收进《印度珍异记》一书里,书中记载了与印度和其他各国的贸易中发生的丰富多彩而又传奇的故事,描绘了印度洋世界的一幅波澜壮阔的图画。

在那里,不可估量的财富为长途海上旅行提供了动力,来自不同信仰和文化的人们和谐地生活、旅行和贸易。他生活和编著作品的时代正处于阿拉伯—波斯—印度航海贸易的鼎盛时期,从东非到中国提供了整个地区所需的商品和奢侈品。

柚木等各种大宗商品定期进出印度洋的主要港口城镇,包括吉达、西拉夫、巴士拉、苏哈尔、印度西海岸等。埃及的犹太商人也参与了柚木贸易,他们将柚木贩运至地中海沿岸,戈尼萨文书(经冢)中有印度经商的犹太商人本·伊苏与其他商人的信件,本·伊苏经营的商品中就有柚木木板:

你提到了去年本·伊苏和谢赫·阿布德·马利克一起寄给我的槟榔,还有两块柚木木板等印度商品。我去年收到这两块柚木,作为交换,我给你送去了糖、葡萄干和其他物品,但真主拿去了。(按:即沉船事故中货物丢失的委婉表达)

另外,戈尼萨文书(经冢)也提到埃及市场上的柚木家具,其中有在古代埃及福斯塔特的市场上销售印度柚木的《古兰经》支架。麦格迪西也提到在10世纪将进口柚木用于家庭用途,这表明木材的商业规模要大得多,进口量也足以满足麦加国内建筑市场的需求。

很明显,波斯湾地区曾经大量进口柚木。阿拉伯帝国之下的各王朝也积极从印度进口柚木,且优先将柚木用于装备战船。阿尤布王朝对木材供应有较强的监管措施,政府保留了从也门进口柚木的所有特权,这些柚木大部分来自印度,只有在满足了国家需求之后,商人才被允许在特定时间进行交易。

政府垄断柚木进口很可能首先应用于战船。在阿拉伯帝国时代,巴林人进口的木材是一种有价值的商品,主要用于造船或家庭家具,尤其是从印度、东非和远东进口的木材和乌木。波斯人在印度洋和波斯湾的木材贸易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确保有足够的物资来建造船只,以便在该地区装备强大的海军。

这一时期也是阿拉伯帝国的分裂衰亡时期,然而衰亡并未影响航海贸易的发展,可以看到,印度洋航海贸易似乎不受文明兴衰的影响,航海贸易自始至终没有中断,这可能与印度社会较为松散有关,也可能与阿拉伯帝国始终参与海洋活动有关,由于征服了波斯地区,使得阿拉伯帝国成为游牧、航海复合型文明。

《知识之光:拉苏里王朝穆扎法尔苏丹统治下的也门的规则、法律和习俗》一书曾记载13世纪中叶也门拉苏里王朝收录的由亚丁港海关处理品的商品、物产,课税商品中就有切割加工过的印度柚木板。

柚木在印度进行初步加工,切割成木板,这样更有利于节省运输成本,可见柚木贸易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业链。在柚木贸易形成的产业链中,也出现了移民形成的离散社群。《黄金草原》曾记载有大量来自阿拉伯帝国的移民在印度从事工商业,可能进行柚木的加工贸易,形成离散社群。

9世纪历史学家拜拉祖里提到穆斯林商人以常驻代理商的角色在马拉巴尔海岸等地区建立定居点,且创建了公共机构、聚礼清真寺和庙宇,以管理穆斯林商人以及当地居民。中国宋朝赵汝适的《诸蕃志》也记载了阿拉伯人在印度的活动:“故临国……大食人多寓其国中,每浴毕,用郁金涂体,盖欲仿佛之金身。”

这些阿拉伯人移居印度不外乎从事经商等事务,有可能涉足印度洋航海贸易的上游产业,其中柚木的初加工便是重要一项,柚木贸易的发展繁荣无疑在离散社群的形成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另外,阿拉伯在印度的移民和离散社群对于阿拉伯与印度地区的文化互动有着深刻的影响,限于篇幅不在此展开讨论。

自古典时期至阿拉伯帝国时期,西亚以及地中海地区就引进印度柚木。阿拉伯帝国时期,帝国以其辽阔的疆土,将阿曼、波斯、也门等航海族群纳入其统治范围之内,航海贸易发达,造船业也成为重要行业,柚木贸易便更加繁荣。

另外,柚木以其独特的优良特性广泛应用于阿拉伯社会的城市建设、居民房屋、家具、宗教建筑等领域,在阿拉伯社会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加工产业。柚木的产地和功能皆具有不可替代性,且有巨大的经济效应。

柚木的抗海水腐蚀的特性,促使阿拉伯帝国大量引进印度柚木建造战船和商船。印度柚木在印度洋航海贸易中起到特殊的作用,一方面印度柚木是广泛交易的商品,另一方面也是运输工具,是生产资料之一。

印度地区因柚木贸易形成了阿拉伯移民组成的离散社群。梳理印度柚木贸易的史料可以看到,以印度柚木产销为纽带,印度西海岸马拉巴尔诸港口与波斯湾的海港形成了“环印度洋贸易网络”,构建了互相关联的共同体和共生圈。

同时,印度柚木也作为南方热带亚热带作物传播到阿拉伯世界,成为世界历史进程中“南方化”的一部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