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皖北一个城乡结合部的大型早市上,“草根生活”发现这里卖的东西与城里的超市和农村的集市都有着明显的不同,从各种宠物、蔬菜、生活用品到玉石古玩,这里的商品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包罗万象,如同一个大型的批发市场,又如一个跳蚤早市。最令人意外的是,在这个市场上随处可以见到各种传统的农业生产工具,这些工具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现在即使在农村也很难见到了,所以具有越来越高的收藏价值。
这些工具在上个世纪的农村可以说是家家必备,现在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一些工具早已沦为烧锅的材料,一些工具更是难以叫出名字来了。比如下面的这个木质工具,据摊主介绍叫做“大盘子”,是用来耕地和耙地的,前面与两头牲口拉的“套”连接在一起,后面与梨子相连,这种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在农村已经存在了上千年。
这个工具叫什么,问了半天摊主也没能说出来,只是得知它是“套”上的一个部件,用来套在牛脖子上的。在耕地的时候,牛全身的力量就是通过它传递后面的“大盘子”之上,看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呢。旁边还有一个叫做“笼头”的工具,用来罩住牲口的嘴,防止它看到地里的青草而贪吃不干活。
这几个木质工具叫做“刨子”,它有大小之分,分别用来刨不同的材质。在以前的农村,木匠是一种常见的职业,打箱子、做嫁妆、合棺材、做面板之类的都离不开他们,而“刨子”就是他们工作的得力助手,用来将木板的表面刨平,然后再涂上油漆。据卖主介绍,这几个工具成色很好,要价为元一个,这个价格听起来不低,如果以几十年前的价格测算,这个价格其实已经很便宜了。
这个工具叫做“锯子”,看成色还比较新,估计现在还有人继续使用呢。小的时候,因为“锯子”还遇到到一件糗事呢,被我一直记到今天:有一天,母亲让我到村子里的一个木匠家里借“锯子”,木匠爷爷告诉我,他家的“锯子”坏了,上面布满了“豁子”。我空手回家告诉母亲之后,母亲说你真傻,爷爷是给你开玩笑的,谁家的锯上面不满是“豁子”呢?
与上图的单人锯不同,地上这个比较长的铁片叫做“双人锯”,儿歌中唱的“拉大锯”就是它了。它的两边各有一个把手,分别由两人站在木料的两边用力拉动把手,才能操控这种工具。这种锯主要用于分割大块的木料,由于全部需要人工操作,所以非常费时费力,现在早已被淘汰,估计只有收藏市场才能看到了。
大爷介绍,他手中这个工具叫做“锛”,是一种木工常用的工具,“草根生活”尽管在农村生活多年,但是对于这种工具也是一头雾水。记得以前农村有一种工具叫做“锛角”(音),它有两个角,主要用来劈柴,这个工具不知是干什么用的。据大爷介绍,谁想收藏这个工具,至少要出价元,再过一些年可能就见不到它的模样了。
这个工具叫做石磨,据说是以前磨豆浆用的,由于保存得不好,要价仅为元。如果品相完整的话,市场的估价在元左右。在收藏市场上,传统的石质工具如石磨、石磙、牛槽之类的也比较受收藏者的欢迎,品相较好的售价不菲呢。这个市场卖的传统工具还是比较多的,有的成色比较新,看起来似乎是新近制作,专门卖给收藏爱好者的。你认为这些农村的传统工具有收藏价值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