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修家具十几年,济南这个社区有群老木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

济南历下区吉祥苑社区北头的一处办公楼内,几乎每天上午,64岁的宁波和其他几位老邻居都会一早打开二楼工作室的大门,开始一天的“工作”,屋里摆放的满满全是干木匠活用的原料和工具,这十几位头发花白的老人退休前工作各不相同,但在这里他们都自称是社区里的“老木匠”,修桌椅、磨剪子还义务剪发……老人们说,哪怕上了年纪,也要继续为大伙发光发热。

帮修家具帮理发,这群老人不一般

在小区北头的办公楼里,每天上午只要走上二楼,南北两间大屋里准会传来切割木头的声音,埋头干活的是几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如果仔细分辨,大多数时候,宁波都会穿梭在大伙中间,忙着帮社区居民修补家具、剪头发,这是他如今每天都放不下的“工作”。

“帮忙理发这件事,算起来从十几岁那会儿就开始了,以前是用工作的业余时间,到现在都40多年了。”宁波指了指南边屋子角落的一扇小门,上面挂着“爱心理发屋”的牌子,走进去是间不大的小屋,里面镜子、椅子、剪刀、推子、吹风机这些家伙什儿一应俱全,“只要有人来找,随时都能帮着剪发。”说话间,老人拿起台子上一个已经褪色的绿色纸盒,里面装着的是一把有些生锈的推子,“这把推子是年的,是我用的第一把推子,到现在还留着”。

不帮人剪发的时候,宁波就会和屋里其他的老人一道干起木工活,“居民送来坏了的家具我们可以帮着修,有些不要的废木料,我们也能帮着做成新家具。”他说,自从年搬到社区居住,小时候学的这些“叮叮咣咣”的手艺就派上了用场,开始时还是单干,没想到后来加入的老伙计们越来越多,“我们现在一共16个人,从60多岁到70多岁的都有”。

有手艺还能搞发明,个个都是“扫地僧”

切割机前,刘老先生正戴着老花镜,小心翼翼地按照木板上画好的线切割着木头,“我退休前是在铁路工作。”老人家笑着说,小时候最喜欢跟家里大人学木工活,长大了修了一辈子铁轨,没想到退休后反倒有机会做起了木匠。

“我们这里除了有几个是年轻时专门做这个的,其余的都是业余爱好。”宁波说大伙退休前有人是公务员,有人在国企工作,但别看大都半路出家,但个个都有一身好手艺。

屋子一侧摆放着两台做工用的机器,和其他机器不同,这两台机器上没有标签,外观上也看不出作用,“是不是没见过?这在外面买不到的,是我们的王师傅自己发明的整合机。”说话间,宁波将地上一个还没用钉子固定牢的板凳放在了机器卡槽里,随着机器启动,板凳上的钉子被压进了木头里,省去了人工的麻烦。

“我们都叫王师傅发明王,这里大伙都有自己的名号。”姚一剪、刘一锤、助攻王……老人们像极了武侠小说中的“扫地神僧”,看似貌不惊人,却都是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

成立爱心服务站,“上了年纪也要发光发热”

说话间,有居民敲了敲门,来找宁波拿回前两天送修的菜板,“宁老师他们挺不容易的,大伙都很感激他们。”居民还记得,最开始的那几年,宁波和他的老伙计都是在单元门口的空地上帮大家理发、修补家具,“冬天冷夏天热的,他们也都上了年纪,有时候饭都顾不上吃,也得先帮大伙把事办完”。

年,社区办公室搬家,想到宁波他们平时很辛苦,空出来的办公室就给老人们做了工作室,“我们就正式成立了服务站,还起了名字,叫‘匠心筑梦’。”宁波说。

在工作室的里间,摆放着几十个看上去崭新的马扎、板凳、折叠椅,这都是老人们用居民们提供的木材废料重新加工制作的,“平时大伙装修、翻新替下来的材料都会记得给我们送过来。”这些新制的桌椅板凳,是老人们给大伙准备的礼物,“就是送给那些参加公益活动多的人,鼓励大家多献些爱心,也是我们的一份心意”。

如今,在“老木匠”的队伍里,已经不单单只是小区里的邻居,“还有外面的老人,退休后慕名过来,想加入我们,非常欢迎。”宁波说,老人们都是一个想法,哪怕上了年纪,也想在接下来的人生旅途里继续为大伙发光发热。

新时报记者:俞丹

编辑:刘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93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