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见棺发财,紫气东来的俗话

人世间,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生,我们身不由己,应该感恩父母带我们来到世间,经历花开花落,经历风风雨雨。死,我们也身不由己,更应该时!刻感恩亲朋情缘,一路相扶,感恩天地的润泽,不图拥有,难得经历,所以更应该想开看淡得失,坦然离去。

从前人离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享有一副好棺材。制作棺材滕县人又俗称“服活”“服方子,民间早有出外看见棺材,寓意“见棺发财,一路走好”的美好说话。至于紫气东来,原指老子西游,有云雾异象,现在泛指将有贵人光临。

棺材棺材,重在材质。有一楠二檀三柏木,四杉五松桐椿柳之说。也有石棺,陶棺,芦苇编,后来还发明了水泥棺。咱今天就光聊聊木棺材。

棺材三六九等,红楼梦里提到,宁府贾珍儿媳享用的是亲王享用的棺材。那么这个“樯木”究竟是什么材质呢?我们先看一下文中的描述:“大家看时,只见帮底皆厚八寸,纹若槟榔,味若檀麝,以手扣之,玎珰如金玉。”“纹若槟榔”是说这种木材的纹理像槟榔的切面,而槟榔的切面呈放射状、有环纹。再看“味若檀麝”意思是说这种樯木散发的香味像檀香、麝香的味道,这就再一次表明了樯木的材质不是楠木而是紫檀之类的木材。

檀木的檀香主要是其内部的油脂散发出来的,新料为清淡的药香,老料为幽香,闻起来给人沁人心脾的感觉。秦可卿的“樯木”棺材应为小叶紫檀,属第二等名贵棺材。一等金丝楠应为皇家专用。亲王也不够级别。

至于曹雪芹写底帮皆八寸,就有些扯淡,说外行话了。棺材分一三棺,三五,四六,六八,七九棺。薄皮棺材,即一寸底,二寸帮(也叫厢墙),三寸盖,“不够厚,补活头”。指用相同的木料把棺材头的厚度补足。

四六指的是,四寸厚的底,五寸厚的帮,六寸厚的棺材盖。七九棺材就是帝王的规格了。绝不会低帮盖一个厚度。

棺材又有五鼓三圆,七尺三之说。三圆指棺盖头前脸,两边厢墙前脸要有孤圆形,前后堵头,两厢墙,棺材盖要鼓出拱来。才好看。

最好看的当数十八同花圆心棺材了。就是两厢墙,盖和底,前后挡墙,都是三棵独木树直接去边皮,拼成的。每棵树直径不能少于三十多公分才行,树的年轮树心才能在每块板的正中间。三块板与板之间常用枣胡钉卯接,也有的用石榴木在里面做穿橫拼接。这种规格只有非富即贵的人家才能做到。

七尺三指的是棺材外部通常用的尺寸,大约二米四左右,内径长度足二米多了,超过两米的人毕竟不多,基本上都能装得下了。宽度高度与长度有标准比例,两米四长的棺材,高度约在一米三右,棺盖约九十公宽,棺底约一米一左右。前后高度宽度大多一跟七收减,即前面若一米宽,后面就是70公分宽。前高一米三,后面就是90多公分。

制作存放棺材道道挺多,空棺材里往往放下刨花或下脚料,不空棺,更不能落地放,入土之前,要用棺材凳或砖或土坯支起来,落地即等于入土。前脸大头要朝外摆放。

自家若请人现发丧现做棺材,刚杀的树,新鲜木材也是不错的选择,尤其新鲜的湿梧桐柳木,埋土里非常耐腐蚀。

备用的干料棺材多用桐油刷上耐腐,只有定了发丧日期才会刷黑柒或红柒。俗称喜棺或寿棺。若能雕刻上龙凤松鹤图案那就更上档次了。

发丧时,棺材要放在长子的家中正堂屋,长子若不在了,有孙子全权代替长子角色。包括领丧喊路谢客。发引,因门窄,多是简宜用绳棒捆抬,到了大街上,在用抬棺架子抬,最低八人才行,一般十六人抬。三十二人,六十四人抬的棺材毕竟少见。

随着火葬水葬的流行,棺材也将渐行渐远,也不用担心做棺材的失业,现在日本人的棺材基本都是中国山东做好出口过去的。更让你想不到的是,日本现在是木村原料出口国,木材原料买家正是中国,真是三十年沧桑巨变。

还有些事,我就是想不明白,都说日本人聪明,他们地少人多,为什么没想起来计划生育和禁止土葬。反而提倡生育。中国高端人士咋就这么聪明呢。禁止是伟大英明国策,放开也是伟大英明决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9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