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城乡村有巧匠,善用旧木做改装
不仅巧用资源,变废为宝
还以技能为媒,服务邻里
一副角尺、一根锯子、一个刨子等工具
给他的生活添了很多热乎气儿
巧匠说
““看着废木变成宝贝,用技能服务邻居,这样的生活很充实。”
”旧木再利用
变身小板凳
王志明是谢楼村村民,今年70岁了,走进他家,最吸引眼球的是被他珍藏的木椅和木枕。
小潞看到,在王志明家侧房屋里,堆着几十把木椅、十几个木枕,还有未完工的半成品和木块儿。
王志明老伴儿告诉小潞:“我家老头儿这一生都在和木头打交道,做了一辈子木工活儿,现在老了,自己又钻研制作小板凳儿,干得可起劲儿了,我家的小板凳儿都是他做的。”
聊起这些木椅、木枕,王志明如数家珍,满脸自豪。他告诉小潞:“这些木椅的原材料,有的是之前从单位带来的废木板,有的是从村里废物堆放点捡来的,还有从街坊邻里家回收的。”
据了解,王志明之前做了10年左右的木匠活儿,经常制作农村房屋的门框、窗户框、房屋脊梁等,他们家房子的门框、窗户、房顶等,都是他自己做的。说到这儿,王志明一一为小潞展示了家里各个屋里的门窗等,一脸的自豪。尤其是屋顶的设计,用木头搭建起房檐并喷涂了红漆,古色古香,有点四合院的韵味。
后来,机缘巧合他进了一家物业公司,干一些维修的活儿,工作时会产生一些没用的废木料,在经过公司、业主同意后,他都会带回家来囤着。
年5月份,他回到村里专心研究如何将废木料进行再利用,还在家中给自己腾出了小屋成立了“工作室”,工具一应齐全,经过一番思考,他决定把废木料制作成木椅。
画图、修改、测量、刨木、打磨、组装……先是确定木椅的试样和尺寸,再开始制作,头一把椅子他制作了半个月之久。
椅子制作成功后,王志明开始尝试更多可能,木料需求也多了起来,没事儿的时候他总去村里或周边溜达溜达,寻找废木料,帮着清理清理废物堆放点,自己有所得,也为村里做点事儿。
修理木头“专业户”
常为邻居搭把手儿
除了是“木匠达人”,王志明还成了村里街坊邻居的“红人”,家里是木质门框的村民,遇到点事儿就爱找王志明帮忙,东家门框裂了关不上,西家窗框歪了需修补,都找王志明。
“王哥,给帮个忙呗,家里门关不上了,您给看看,刨两下子。”邻居招呼一声,王志明便带着他的工具就出发,帮着修理。
谢楼村村民高先生家,客厅的门框是木质的,不知道啥原因关不上了,找到王志明求助,王志明拿着木刨等工具,三下五除二就给处理好了,临走还说,这下应该没问题了,有事儿再找我。
他告诉记者:“上了年纪还能为村里做点事儿,大家也都信任我这门手艺,帮助大家,我自己也特别开心。”
潞城人,您看废木料回收有好去处
您家中的废料,没准是好材料
不妨给咱的好邻居,就能变废为宝啦
扫码下载“文明潞城”
发帖子将废木送给好邻居
您也可得文明积分哦
发帖步骤及格式如下
潞城百姓乡亲们,动起来啦
编辑:刘思利
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