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好多小区一套住房仅仅是市里“零头”的价格,笔者由于疫情等多重原因,也以还不足“零头”的价格交易了房子,大表姐也质问我:老小子、你是不是忒缺这“一饸饹醋”钱啊?我一时也说不清,无言以对。
同样是砖石瓦料、钢筋水泥,同样动用人工机械“劳动力”,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砖石瓦料”也有“基因”贵贱之分吗?笔者通过这些年的住房体会、深有感触,房产价格差别这么大、除了因地理位置不同土地价格差异较大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居住人群的不同。
首先,“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我本身大学毕业,高级知识分子,是对外汉语高级教师,但一个偶然的机会由于家人的参与买了一套厂矿家属楼,房子是大平米、大格局,新装修,很漂亮很大气,楼下每户都有十几平米的平房储藏室,配套设施也很好。但周围的居住人群和生活习性就太不配套了,由于他们都是矿工及其家属,小储藏室成了每家每户的加工厂,有的在里面烙饼,有的在里面用台钳做深加工、做旱烟袋,有的打磨木料做家具,有的用废木料给大铁壶烧热水,有的在楼下旱个铁笼子养鸡养狗,有的每天在菜板上给鸡剁白菜饲料,有的把废弃物品扔在公共楼道里、占地方……场面嘈杂,噪音和空气污染都很严重,但凡有点身份的人,了解这种居住环境后都不愿意来,也造成了这里的房子虽然很好,除了厂矿内部适应的人群,对外很难销售,即便交易了价格也很低,价钱只是其它正规管理小区的“零头”。
其次,“鱼找鱼、虾找吓,乌龟王八结亲家”,搞对象都讲究“门当户对”,两个社会地位不对称的家庭是很难长久结成“亲家”的,买房子也是如此,一定要买一个整体居住人群的社会地位、贫富结构、生活习性,知识层次等各方面和自己相匹配的小区的房子,房子是需要天天居住、天天面对的,不能贪便宜,一定要选择长远适合自己的房子。
“不是一家人,不入一家门”,只有两个性情相投的异性,才能共同走进一个家门幸福的生活。住房更是这样,不但小区的地理结构,居住人群相匹配,楼在小区里的位置,楼的层次,住户的开门方向,户内的结构布局,主卧的分布,厨房的摆布等都是有学问的,真正买到适合自己的房子,就是多花些钱也值啊,否则,房子即便是再便宜,又有什么意义呢?
亲爱的读者朋友、小伙伴们,你们是否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呢?你们觉得如何呢?欢迎探讨、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