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截树皮制成的画笔,看似简单粗糙,却在画家的手下熠熠生辉,着墨作画,那线条、那质感,在树皮笔下流淌出绝美的意境,这便是神奇的中国式的“素描”——景泰树皮笔画。景泰树皮笔画是一种民间绘画艺术,起源于景泰县芦阳镇芳草村。树皮笔画以树皮为笔作画,绘画风格自然朴实、恬静素雅、清新悦目,具有独特的魅力。
据李氏家谱记载,李氏先祖明清时期即是地方极具影响的民间绘画艺人,其先祖受木匠、砖匠镂刻花板、花砖的启迪,结合木匠用木片在木料上画榫方、画线的做法,改用木片尝试构线,发现线条刚劲挺拔、细腻匀称,极具特色。以此萌生了以木片代笔作画的想法,经反复实践和摸索,最终发现了以树皮做笔绘画,更加妙笔天成、得心应手、极具表现力。李氏后辈继承和发扬树皮笔的妙用,经不断改进,逐渐形成了别具一格、深受群众喜爱的树皮笔画技艺,流传至今。
树皮笔画是一种典型又独特的绘画艺术,以树皮为笔,以线为造型,以用墨的深浅表现山石沟峰的明暗。运笔工整细腻严谨,笔锋刚劲有力,画面更有质感,尤其是花卉,能更好地体现出立体感和鲜活姿态,画山水风景也具有很强的真实感。由于市场上无法买到树皮笔,艺人们所有的树皮笔都是自己亲手制作的。从选树皮到制成笔的过程比较繁琐,首先要选好树皮,一般树皮笔使用的树皮是沙枣树或老榆树的树皮。其次去掉其粗糙的表皮,留下韧皮部,再经过多次刮削、打磨并侵泡,最后将其晒干便可。制成的树皮笔宽窄不一,也具有一定柔韧度和吸水性。
在很早以前,树皮笔画常用墨拿取柴禾、煤炭煮饭浸染积结在底锅的积碳,别名锅墨,碾磨生产加工为超微粉后,加上适当本地生产的麻子油、少量皮胶,在放水调黏稠后,保存于阴凉处,置放约十天上下,使之充足发醇判定,就可以用以绘画。现如今,大部分用传统式的墨水开展写作,树皮笔画艺人充分利用树皮笔的特点,熟练掌握各种各样描画技巧,别具匠心,写作出一幅幅别具一格、自然天成、令人耳目一新的树皮笔画著作。
树皮笔画是一种典型性而又与众不同的艺术创作,它扎根于民间乡土,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其题材常常以谐音取意,一般画寓意吉祥的鱼鸟花卉,整个画面都是用单色黑白灰来表现。花鸟、人物、山水、艺术字等树皮笔画作品工整严谨,绘画风格独特,将人们的美好愿望和祈求图形化、艺术化;皴画的山水景物具有很强的真实感,画中的奇峰峭壁、烟林雾树、石嶙水瀑、楼兀廊廻,沟峰险峻秀丽,潺潺流水仿若有声;人物景致有动有静、神态迥异,呈现出一幅风光无限和美好生活交映成辉的优美景象。
树皮画打破毛笔作画的常规,色度饱满,表现力强。传承人李尚秀以山水国画和佛家人物画渐长,李尚仁、李尚义善于花鸟虫鱼美术绘画,她们的树皮笔画著作质朴无华、素雅脱俗、静谧唯美、清爽绚丽,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赏析使用价值。李氏树皮笔画由线造型设计,行笔整齐、细致、认真细致,使界面更有层次感,能非常好地反映出工笔花卉、景色的新鲜姿势,在石头、花鸟鱼虫的关键点营造上增添了一些厚实感,其树皮笔画特点独特、别出心裁、颇具感染力。
为保护好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县文化馆对芦阳李氏树皮笔画实施了抢救性保护措施,对代表性传承人李尚秀、李尚仁、李尚义采取重点支持,系统整理树皮笔画,扩大传承体系,并在新闻媒体上进行广泛宣传,提升树皮笔画的影响力。树皮笔画作为一种古老绘画技艺,我们只有深入的挖掘、有效的传承、不断的创新,培育树皮笔画扎根新时代的土壤环境,才能让这国画艺苑的瑰宝,焕发出更新更强的活力!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