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湾新区,粤港澳大湾区地理位置的中心,也是东莞最新的镇街,是东莞未来腾飞的大引擎。
现在的滨海湾新区,只有几条新建投的道路,很多储备的土地,正在招引金凤凰。你知不知道,现在滨海湾新区第一高楼在哪儿,有多高,是谁建设的?
看完上图后,你只有一些感性的认识,让我们跟随滨海湾新区第一高楼的建设者---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的项目执行经理刘平,来对第一高楼进行全面的认识。
滨海湾新区第一高楼是VIVO总部基地的宿舍,共有3栋,每栋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有24层,高75米。很多人笑了,75米就敢称第一高楼,太搞笑了吧?对,你的怀疑,说明你的见识真广。只是,到了滨海湾新区,只说明你是做PAPERWORK的小伙伴,不懂田野调查,更没有理性思考。
这里可是深圳机场起落的航线管制区,75米已经太高啦。要知道,VIVO可是全国知名的大企业,有雄厚的资金,建高楼根本不是问题,问题是航线管制区不能建。
VIVO工地,业主方的现场管理员吴高福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的项目执行经理刘平
笔者到了滨海湾新区第一高楼,站在楼顶,被海风吹得凉歪歪。一起爬楼的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的项目执行经理刘平,脸被海风和阳光雕刻得像个建筑工人。据刘经理介绍,滨海湾新区第一高楼年被评为东莞市安全文明双优工地,还获得了广东省优质结构奖。
因为是滨海湾新区第一高楼,他们在施工过程中,首要的做好防台风。工地上,建立了多个安全标准化防护棚,这些防护棚都是可拆卸的结构,既美观又节约成本。在施工的过程中,建筑物外6米内,都建有防护栏杆,避免高空坠物打击产生的意外。在施工区,各类建筑材料提前做好布置,全部按平面规划堆放,最多的时候有钢筋场、木料场、周转材料场、施工材料堆场,物料越多,管理越严格,堆放越有序,进行常态化管理,提高安全系数。
为做好防台风,所有的板房都进行了加固,80多米高的塔吊、70多米高的施工电梯及70多米高的施工外架,都有专项施工方案。所有的钢管,必须与地面垂直,加装连墙件。外架和墙体之间,加装连芯杆及水平防护网,卸荷钢丝绳按要方案要求布置。台风来袭时,所有的施工设施固若金汤,在2年多的施工中,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考验。
在笔者的印象中,施工单位的工程师和现场管理人员,都是四五十岁的中老年人。但在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的施工现场,工程师和现场管理人员都是生龙活虎的小伙子,他们不停地在各个工地间走动,打电话,浑身充满劲头。项目执行经理刘平介绍说,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的同事们以年青化为主,年青人动力足,执行力强。滨海湾新区第一高楼的项目人员平均年龄二十六七岁,他们都是从全国各类高校选聘的精英。
晒了半天太阳,笔者的手臂有脖子都有些痛,而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的项目执行经理刘平和他的伙伴们,每天都在工地上忙碌,海风加阳光的双重考验,以及现场无数的工作任务,让他们黝黑肌肤下的心脏更皮实,更加动力澎湃。
滨海湾新区第一高楼顶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