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石合起来是“砻”,念lóng。砻既可以用作名词也可以用作动词,砻作名词时的意思是:去掉稻壳的农具,形状略像磨,多以木料制成。如“砻谷舂米”意思是用砻去掉稻壳。作动词时,砻的意思是:磨。如“造兹宝刀,既砻既砺”。
砻石的解释
砻,通“垄”指墓碑。唐皮日休《鄙孝议下》:“所在之州鄙,砻石峨然。问所从来,曰:‘有至孝也,庐墓三年,孝感至瑞,郡守闻於天子,天子为之旌表焉。’
砻石又称泉州白,据说在唐代已经开采,《泉州府志》载称:“山皆白石,碑、碣、柱、础取资焉。”在石砻有一块大石耸立江边,大石上部镌刻“独立千古”四个大字,据《南安县志》载,系清代嘉庆年间,南安县令单可垂志刻。
泉州地区沿海各县盛产花岗岩白石,但以砻石为优,就是紧邻的麒麟山也不及,只能称“付砻”。砻石具有洁白、光泽、坚实、耐腐蚀等特点,闽南各地的古建筑,诸如寺观、石塔、桥梁、碑、坊都能见到砻石,甚于侨乡白石,红瓦的大厝,楼房别墅,选用了砻石,认为是“华屋生辉”。
建国后,砻石被列为全国甲级建筑材料,南安石料厂以产白石块著称,远销国内外。厦门、惠安石雕厂加工出口远销日本、东南亚各地。石砻是整整一座山,经千年开采,目前尚有一千四百多万立方米,占全市花岗岩贮量十分之一。砻石是南安特产,重要矿藏,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