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木材加工队
4月4日,深夜。坐标,谢桥木材加工队。
夜风清冷,寂静多日的料场,此刻却灯火通明。在队长方国超的带领下,安全员赵虎、公司先进个人锯工班长李荣江、保管员李怀兵、锯工王维杰,正在挑灯夜战。他们紧张有序的搬运原木、打尺、下锯,一派忙碌景象。
这一幕,是谢桥加工队在矿职工连夜为谢桥矿紧急加工木材。
具体内容
当日,晚8点。谢桥矿调度所、物管科有关人员打来电话,井下生产急需点柱,要求当即加工、连夜装运下井。
保供就是天职。该队接到电话后,立即向中心负责人汇报,并按要求做好疫情防护措施和安全措施,开始组织生产。因谢桥矿纳入封控区管理,该队在矿内留守人员仅有5人。此时,虽然已是夜间,但在关键时刻,全体在矿内人员都踊跃请战。
正常情况下,加工点柱至少需要6人共同作业。现在人员不足,他们不分岗位、工种,干部职工一起上。队长、安全员来回搬运原木,保管员打尺,二名锯工下料,大家干的热火朝天,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
奋战到夜里11点,所需点柱全部加工完毕并由矿方装车入井后,参战人员才离开作业现场。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在谢桥加工队职工的身上,充分体现了淮矿物流人能征善战、敢于拼搏的精神风貌,完美诠释了忠诚、敬业、坚韧、协同的企业精神。
作者:曹桂勇
审核:吴志海
编辑:梁修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