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百年华章春风吹来处处新哈尔滨新

春风吹来处处新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祖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年地区生产总值全国排名第九的哈尔滨也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巨变,哈尔滨人每一天都在惊喜中迎来新变化。

对市民来说,

生活环境的变化是最明显的。

年,哈尔滨启动了多处危房和棚户区改造拆迁工程,第一个动工的是著名的“三十六棚”。“三十六棚”是工人们对哈尔滨车辆厂棚户区的俗称。年,中东铁路当局在中东铁路临时总工厂(车辆厂)附近搭建了36个人字形棚子,专供中国工人居住。此后人们俗称这个厂为“三十六棚铁路大厂”。

年,哈尔滨启动多处危房区拆迁工程,包括著名的三十六棚与十八拐。“三十六棚”改造是改革开放后哈市确定的第一个危房改造工程,在此之前居民楼都是一栋一栋地建,像这样整体大面积的改造还是首次。

最初住在三十六棚的是单身汉,后来工人家属也陆续来到,又挨着三十六棚盖了不少土坯房,逐步形成了中国工人住宅区。解放后这里修建了公共厕所和污水窖,埋设了自来水管道,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随着这里的住户越来越多,老旧的棚户和逼仄的居住环境让这里的条件变得非常差。

“三十六棚”改造是哈尔滨第一次进行整体大面积居民区改造,一期工程当年建设当年竣工。从棚户区搬进楼房的市民,居民家的建筑市政配套完善,一度是哈尔滨最好的居民小区。

年2月,“大新汽车钣金修理站”的经营者邓振发成为哈市第一个个体经营者,南岗区工商部门给他颁发的营业执照上写着“南岗区个体经营号”,这也成为哈市个体私营业起步的标志。“邓钣金”的名号一时间全市闻名,个体经营业者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迅速推动了哈尔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随着一栋栋居民楼的崛起,城市气息每分每秒都在发生变化,而一些敏感的人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些变化,并开始大胆尝试。年2月,“大新汽车钣金修理站”的经营者邓振发为自己的小厂领取了“南岗区个体经营号”执照,这是哈尔滨第一份个体私营营业执照,也是哈市个体私营业起步的标志。

年至年是邓振发事业最鼎盛时期,在许多人还挣38.5元养家糊口时,他已经是全国少有的富翁——“邓百万”了。“邓钣金”的名号一时间全市闻名,这对哈尔滨的私营经济体系是一个有力的推动和促进,一时间个体经营业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推动了哈尔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哈尔滨有了新机场

随着哈尔滨日新月异的发展,

城市交通需要也随之急剧增加。

在上世纪70年代之前,哈尔滨只有位于市区日军遗留的马家沟机场用于民用运输,显然不足以满足这座北方大都市的交通需求。

年4月1日,民航哈尔滨新机场建成试航。当年12月27日,机场经国家验收正式投入使用,它也是周恩来总理生前亲自批准建设的我国大型机场之一,设计为一级机场,历经3年多的建设,拥有多米长的水泥跑道和较现代化的设施,可昼夜起降国内外各种大型客机。

历经三年多的建设,年4月1日,民航哈尔滨新机场在阎家岗建成试航。当年12月27日,机场经国家验收正式投入使用,它也是周恩来总理生前亲自批准建设的我国大型机场之一,设计为一级机场,拥有多米长的水泥跑道和较现代化的设施,可昼夜起降国内外各种大型客机,让哈尔滨得以更加快捷方便地连接全国。

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

哈尔滨机场不断升级

↓↓↓

年8月28日,投资12.03亿元建设,面积6.7万平方米的哈尔滨阎家岗机场T1航站楼竣工投入试运行,停机坪面积21万平方米,设置18个停机位。

年,哈尔滨阎家岗机场更名为太平国际机场。

年上半年,机场扩建新T2航站楼投入使用。

年,旅客吞吐量突破.万人次,成为连接海内外的国际航空枢纽。

年8月28日,投资12.03亿元建设,面积6.7万平方米的哈尔滨阎家岗机场T1航站楼竣工投入试运行,停机坪面积21万平方米,设置18个停机位。年上半年,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扩建完工,新T2航站楼投入使用。年,旅客吞吐量突破.万人次。

活力冰城,名满天下

开放的哈尔滨进一步焕发活力,

打开大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自己。

年,第七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举行,郑绪岚演唱的一曲《太阳岛上》风靡全国,也使哈尔滨的太阳岛成为全国人民向往的风景名胜。哈尔滨、太阳岛随着歌声名满天下,一时间成为全国很多人向往的地方,太阳岛上那些充满活力,弹着琴、唱着歌的市民也成为哈尔滨人留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形象。

年,第七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举行,郑绪岚演唱的一曲《太阳岛上》风靡全国。中央电视台拍摄了电视纪录片《哈尔滨的夏天》,片中的主题曲《太阳岛上》也使哈尔滨的太阳岛成为全国人民向往的风景名胜。

年10月21日,经考察团的考察评审,太阳岛风景区被授予“联合国FOUN生态示范岛屿”称号。太阳岛是当时亚洲唯一获此称号的岛屿。

在太阳岛上,有一座“日本园”,

这个小园有着日式庭院的典型风格。

年12月17日,哈尔滨与日本新潟结为友好城市,这座小园叫做“新潟友谊园”,是哈尔滨对外开放与交往的见证。从这里开始,如今哈尔滨已经与五大洲28个国家的36座城市建立了友好关系。在道里区田地街的哈尔滨国际友好城市展览馆里,记录了这座城市开放联通世界的一个个难忘足迹。

年12月17日,哈尔滨与日本新潟结为友好城市,如今已经有五大洲28个国家的36座城市与我市建立友好关系。

年1月,中国第一座国际友好城市展览馆——哈尔滨国际友好城市展览馆在道里区田地街正式对外开放,建筑面积平方米。

内设日本新潟馆、韩国富川馆、丹麦奥胡斯馆等28个展室,藏有友好城市赠品件,见证了哈尔滨对外交流的发展历史。

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让哈尔滨人更有信心,也让更多的人投入到新时代中。生活水平的提高让人们对于家居有了更多的需求,当时的一群“待业青年”发现了这里的商机,开始自谋职业,定制沙发家具,并在透笼街附近“八杂市”逐步形成了沙发和小家具加工集中区域,进而自然形成了市民口中的“沙发一条街”。省市领导调查后发现,“沙发一条街”是座不需要国家投资、利国利民的“工厂”,立即予以积极提倡和扶植,并帮助解决木料不足问题。

年,道里区透笼街家居市场得到扶持和进一步发展,成为哈市青年自主创业的典范。昔日沙发一条街如今已经成为全国闻名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体量巨大的商厦每天都吸引大量市民和客商前来购物进货。

年6月3日,《人民日报》以《一座不要国家投资的“工厂”》为题,对透笼家具市场“沙发街”进行专题报道,一时间,“沙发街”成为当时城市最具商业人气的街道,这座市场最终成为如今闻名全国的哈尔滨透笼市场。   

点击下图观看精彩H5

哈尔滨·百年华章第十期

↓↓↓

哈尔滨日报社出品

编辑:王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5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