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理想国
我们一直寻找的,却是自己原本早已拥有的;我们总是东张西望,唯独漏了自己想要的,这就是我们至今难以如愿以偿的原因。
——柏拉图《理想国》
?因为每到一处都会努力把那里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不计成本,不计后果。手里的余额有限,便爱上了淘旧物,我喜欢从个人那里买一些看着很喜欢的物件,听一听卖主简单的讲述和物件的相遇又不得不转卖的过程。城市里的旧物实在不能算旧,大多是某人一眼钟情后买回来后又用不到的闲置物品。
商业时尚的更迭换代太快,装修的风格亦是日新月异,而这些架子柜子昨天还在灯火通明的大场所领跑潮头,转眼就是美人迟暮被淘汰到仓库吃灰。在我这里我会擦去它们的尘土,修补它们的裂痕,把他们放在灯光下,焕发它们光彩,这也算是物尽其用吧!
??所有的材质里,最钟情于木头。因为它特别好修复。
城中村拆迁,到胡同里的一个人家去取老木椅子,本来就要四个,结果运回来七个还带了一张小矮桌。这些家具是用了的很久的,日积月累了主人家乌黑油亮的生活印迹。擦了很多遍终于还原了本来的颜色。有两把椅子本来是有些晃动,只是用了一点胶水,几个木楔就修复好了。琥珀色的深沉和现代流行的铁架枫木蓝的桌子放在一起像是久违的忘年交,互相映衬,亲切依偎!
最近又打包了很多的木头板子。木料不是上好的,粗粗的加工成薄而均匀的板条又拼在一起,用的是古老的水胶粘合工艺,外面刷了一层清漆。擦去外表的灰尘,就有了幽幽的光泽。这一堆大小不一的板子,被我的想象固定成墙上整排的书架,这些木板将带着上一个主人的温度在余生里和我的书床,我的光阴一起流转。
这也让我想起小时候家里盖房子。请了专门的木匠师傅。三十多年前,还没有现代的电动工具,所有的木头都是人工切割,抛光,打磨。因此也所有的工具和整个流程。粗大的木头,截成段,用墨斗弹上线,木锯上上下下就。一张张木板就诞生了。这样的木板有很多毛刺,想要光滑先要用刨子找平。凿子打孔,传统的木匠楔榫结构绝对不会用钉子,但可以用水焦加强固定。那些木头经过了老匠人的加工打磨,在生活中就有了各种各样的身份:箱子,柜子,桌椅板凳,门板窗框…慢慢的和家人融为一体。
?如果说淘书架是有意,淘书却是无心插柳。那个早上起床后一边洗衣服一边打开手机,无意中看到有人卖书,标价是自己的理想价位,急忙留言,很快收到了回复,因为具体数目不详,恐怕落下自己喜欢的书目,这次是不敢有一刻的耽误,赶紧出发去卖主的小区。所有的书打成十几捆,喊了一个朋友从四楼往一楼搬,两个人一层楼一层楼的挪动,早春二月的天气,竟然满头大汗。
?淘来淘去,很多人会把舍不得卖又实在用不到的附赠给我。这一来一往素昧平生,在物件的传递中有了交集。一个外地的卖主寄过来的书,里里外外精心的包裹了三层。像极了多年前的我,一个人漂泊无定,每到一处却偏偏爱买很多的书,离开了带又带不走,丢掉了又可惜的怅然。
本来说好的只是卖八个假花围栏的卖主,聊来聊去,结果把所有大小十几个都打包过来,又送了所有的花。。。
本来只是买几个小柜门,卖主又送了同色系的一套大衣柜定制门。。。
?几十年辗转走来,停留过很多地方,已经算不出究竟遗落了多少,物件,情感,灵魂,有些是丢了,有些是落下了,有些就是不想破坏自己精心打造的样子而留下了。。然而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就又会情不自禁的开启全力打造模式:种下一草一木,在空荡荡的屋子里不停的勾画,想象,添置,组装,直至目之所及都让自己感到由衷的欣喜。
一个旧字,沉淀了多少岁月,又包含了多少的物是人非!而所谓生活不过是在日常的琐碎里自愈自洽。身在水泥丛林,心里依然能放一方山水,悄悄放歌。
??独自一人的时候,喜欢在一些好看的纸笺上写一些美好的句子。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美好的人,有时婉约照水,有时是豪放不羁,情起时愿为悦己者红袖添香,意深时愿为知己者相照肝胆。甚至曾想过能在自己离世多年后,某一个人能在我杂草丛生的墓前想一想:十年生死两茫茫,自有些与我有关的难忘往事,又或是某人在故地触景生情有我的一杯黄藤酒。如是:生前花好月圆,高山流水,死后亦缠绵悱恻,动人心弦。
这样想着想着就会笑,笑着笑着就笑出眼泪来。。。
从我的三一書屋到我的三一書屋,几个寒来暑往,相看两不厌,一如初见。
我已拥有所愿,所以不再东张西望。
我在,我的理想国。
——梧桐??.4.3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