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提效打造智慧车间人民资讯

本报记者周林通讯员 肖许华

近日,位于市开发区的河北蓝鸟家具股份有限公司实木车间内,一条百米长的生产线,六七位熟练技工完全可以操控。这头木料进去,那头家具出来,只用三分钟。全程机械化操作、快捷高效,同时还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品控。

如今家具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越来越多的传统制造企业被市场淘汰。为应对市场升级,采用智能化设备、加强品控成为家具产业转型升级的秘籍。

设备添“智慧”

企业增动能

蓝鸟公司党委副书记宋孟华介绍,建设数字化车间,可避免传统生产制造企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也可提升产品的生产质量,有效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降低制造成本,实现制造过程的精益化、数字化、可视化管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创立于年的蓝鸟公司,是新中国成立的最早一批家具企业。年12月,蓝鸟公司搬入市开发区新厂址,工业化和信息化相结合的生产线投入运营。

蓝鸟公司车间内,德国豪迈电子开料锯、意大利比艾斯数控双面钻孔中心、数控加工中心等当今一流的信息化、自动化装备组成的生产线,令人体验到国际顶尖家具制造工艺。同时,各种设备均带有条码识别和优化软件系统,与ERP信息中心连接,自动识别CAD图纸,自动接收生产指令,并可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按要求操作。

“简单地说,就是我们的销售人员可以根据顾客订单远程遥控车间工人、设备定制生产。”宋孟华解释道。

目前,蓝鸟公司拥有7条德国、意大利等当今世界先进的、智能化家具生产线,主要生产实木、板式、软体三大类家具,全面推行5S精细化管理,工业制造自动化与信息化紧密结合。

打造“智慧蓝鸟”

生产效率提高3倍

在蓝鸟公司现代板式家具车间,工人在钻孔设备中简单输入几个数字,设备同时从3个方向对板材打孔,十几秒后,板材上的铆空就全部打好。

“应用信息化设备减少了对技术工人的依赖,生产效率提高3倍。”车间负责人吕建新说,原来,这个车间至少需要个工人,每月产值万元;现在只需要个工人,月产值却能达到0万元。

为适应工业制造信息化发展要求,蓝鸟公司引进专门针对家具制造企业的ERP信息化管理系统。年1月8日,蓝鸟公司与中国家具行业信息化软件龙头——广东数夫家具软件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智慧蓝鸟”工程。从此,蓝鸟公司两化融合建设按计划、快节奏,扎实推进。

据介绍,ERP系统可将企业生产控制(计划、制造)、物流管理(分销、采购、库存管理)和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三大系统整合起来,对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

“ERP系统将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各个原本分散的生产流程自动链接,也使得生产流程能够前后连贯进行。”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郭瑞说,他们购置安装了ERP系统软件及配套系统设备台。

系统应用后,月销量统计时间由原来每月3天缩短为0.5天、薪资计算时间由每月8天减至1天、物料用量统计时间每月能节省3天。在运营过程中,还可有效降低库存,提高库存周转率,逐步推进制造成本下降,生产劳效提升30%,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全供应链协同

助推信息化建设

“实施ERP是一把手工程。”蓝鸟公司成立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信息中心,培养信息化、标准化管理人才,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制度、人才保障。

据郭瑞介绍,ERP系统对标准化要求极高,各项工作都要按标准执行。除了需要完善标准化体系外,信息化管理对标准化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为解决标准化管理人才缺乏的问题,该公司每年参加行业协会组织的标准化管理培训班。这些经过标准化培训的人员分布在公司各个管理岗位,保证了标准化管理在全公司推行。

“信息化成功的关键在于管理优化,也就是流程的优化,把信息化需求进一步延伸到销售、生产、采购、库存等全供应链之中。”宋孟华说,公司导入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构建一整套以客户为中心的,包括客户、产品、营销、服务与支持信息在内的数据库。

据悉,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是ERP系统向客户方向的延伸。CRM系统可建立和优化前端业务流程,进行深层次分析和挖掘,从而发现最有价值的客户、新市场和潜在客户,帮助企业了解、管理渠道,创造新业务。普通消费者可在该系统注册账号,通过登录账号可自由选购家具,与公司业务人员互动,系统自动记载客户相关购买信息,定期提示回访或售后服务。

本文来源:邢台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