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能朴
保郎桥,又称五板桥,这是梯玛意象中的又一处虚幻之境,是还求子愿或退小伢关煞等法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做梯玛时,搭保郎桥也是采用虚拟化手段,在堂屋通往火铺的门口摆两根长条凳,凳子用一条红布覆盖,用萝卜墩做成香炉烛鼎,点四炷香,四根红烛。如是给小儿渡关煞,要挂一张“渡桥解危法师”神像,神图上有桥头土地、深水关、将军箭、铁蛇关、取命关、鸡飞落井关、断桥关、四柱关、天狗迷魂关、阴锁关、汤火关、天牢地网关、放生关及牛头、马面等,在渡关煞时,还须准备一个直径约60厘米的木甑子作桥洞用。
在这堂法事中,梯玛所使用的法具以长刀为主,有时也用司刀。他围着条凳搭成的“保郎桥”边舞边唱,先是请师搬兵,请的是师父师叔,搬的是阳州总兵堂三十六路槽的阴兵阴将,请他们到“西眉山上砍树去,熬潮河边打岩去”。“神歌”以极其浪漫的笔调,有声有色地向人们呈现出一幅生机盎然的“采石伐木图”:
梯玛法事之搭保郎桥
[土家语汉字记音:]
喀蒙科喀蒙咔哩,
“卡讨卡讨”汝了;
枯渣业喀蒙介哚,
“新嗓新嗓”移了。
胡扒吉业阿八哈,
尔克偏棰“挺汤挺汤”响在了。
喀蒙“啊吠——啊吠”也了,
阿八“吭唷——吭唷”克了。
嗦——罗罗罗,
卡八拉苏捏苏坡了;
嗦——罗罗罗,
卡八拉吼捏吼日了。
[汉语意译:]
林海中“卡讨卡讨”的伐木声,
我们老远就听到了;
山坡上“新嗓新嗓”的解料人,
我们老远就看到了。
河边采石人的棰錾声,
“叮当叮当”此起彼伏。
你看,那些拖大树子的人,
“啊吠啊吠”,
一阵号子过去了;
那些抬大石头的人,
“吭唷——吭唷”好吃力。
嗦——罗罗罗,一块桥木两块桥木放过去了,
嗦——罗罗罗,十块二十块桥木铺好了。
土家族虽然没有文字,但其语言的修辞却独有特色,在运词造句时善于以声写形,以声传神。如这段土家语中的几处象声词就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只能听到的伐木声烘托出莽莽森林,解木料的人可以看见,是说砍伐的树木已经拖出丛林了,“啊吠——啊吠”的拖木号子显出轻松和快捷,“吭唷——吭唷”却显出岩石的沉重,两处“嗦——罗罗罗”的铺桥板声,显出造桥的神速。
保郎桥搭好了,现在要试桥了。梯玛把虫虫蚂蚁飞禽走兽都请来试桥,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氛围:
梯玛法事之搭保郎桥
[土家语汉字记音:]
米玛“嗡嗡”子格唉了;
使尼“绕绕”他捏也了,
冉卜里“刹刹”子格皂了,
义比查查“叽喳叽喳”意了,
那几座苦哎嘎哈“希岔希岔”日了,
利巴毫朱“嘻哈嘻哈”嗯做。
这段土家语的意思是:“蜜蜂嗡嗡嗡地走在前面,蚂蚁快走快走地追上去了,蜻蜓飞上前了,小鸟、喜鹊一路叽叽喳喳走过去了,麂子、野猫在桥上跑在了,猛虎、野猪喘着气从桥上走过。”真是绘声绘色,栩栩如生,把人带进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桥修得牢牢实实,桥搭得稳稳当当了。梯玛这才放下长刀,换上铜铃、司刀,他要骑上宝马,为善主家求男求女去了。可是此去关隘重重,三十六关,关关险恶。梯玛与陪神、香倌一唱一和的好提神:
[汉语意译:]
男怕将军关,打过去,
女怕四柱关,打过去,
天狗蛤蟆关,打过去,
雷公打岩关,打过去,
汤火关、痘麻关打过去,
阴索阳索关、铜塞铁塞关打过去!
打得过也要打过去,
打不过也要打过去。
在给小儿渡关煞时,还须在“保郎桥”上放置一个木甑子,代表关隘隘洞。善主把染病的小孩交给梯玛,梯玛先用“化符结”在小孩额上画一个“十”字,默默念几句咒语后便将小孩从甑子里穿过,小孩的母亲从出口接住,这样就算渡过关煞,无灾无难了。梯玛摇响铜铃,颇为得意地唱了起来:
细伢小崽桥上过,
三十六关桥下落。
这就是保郎桥的功利目的
来源:《梯玛》
(全文完)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