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紫檀木在我国是如何一步步被熟知起来的

李从悠 https://m.39.net/disease/a_5477300.html

现在木材行业,古四大神木除了印度紫檀,其余三种皆已经有价有市无货,唯有印度紫檀还有木材可以用来打造高档的制品和匠造高附加值的用品,虽然不多,价格一日贵过一日,而且受很多投资者热捧,有点奇货可居,但是相对于另三种神木,还是有料有材的。那么印度紫檀在我国古代慢慢为人所知,业界尽知是什么时候呢!这还得感谢我国明朝伟大的航海家,正三太保郑和。当年郑和受永乐大帝所托下西洋,七次往返,不仅四海扬国威,促进我国跟沿途西洋各国的往来贸易,还带着整船队奇珍异宝和香料奇木,还有无意压舱造船,后来造福民间在当时是普通木料老挝红酸枝木。更多的是带回印度紫檀,极大地缓解已经稀缺的我国独有的金丝楠木和海南黄梨木稀缺的窘境。也让印度紫檀在宫中官方,民间业界逐渐熟知开来,更多地尝试采用不同手艺和更多的使用途径。

印度紫檀,我国更多称谓是“青龙木”虽然“紫檀”现在是明目杂多各种豆科植物都被冠上了紫檀但最初,紫檀也是只有区区皇家在给命名所用,民间对此称谓也是噤若寒蝉的。印度紫檀,材质优良,打制家具摆件需要锯刨时,香气弥漫浓厚,但是不会呛人。制品在经过一定岁月的使用浸蚀后,颜色越发越深朱紫带深紫,因此,也有东南亚受我国文化熏陶较深的人民称为“黑紫檀”

现代的《中国树木分类学》里印度紫檀被划分为豆科植物,实际上我国早在晋朝的典籍《古今注》就有记载,上书“紫檀木,出扶南,色紫,亦谓之紫檀”,因此其名称也就流传下来。印度紫檀木质一样跟红木般坚硬沉疴,适合木雕繁花工艺,且不易细节末梢会粉化蚀掉,越放置就会木色吸收环境的精华渐渐变深,给人一种古色古色的佛系味道,因此,家具,佛龛,文物摆件等附加文化的工艺品在合适不过了。我国明清最富庶之地江浙一带,很多嫁妆家私打造就是多采用印度紫檀。民间最是跟随潮流和反映时代喜好的,紫檀木存放不朽,升值空间也大,所以,富裕人家,女儿出嫁,新居入伙,梳妆衣柜,饭台书桌都用印度紫檀木的材质制作,甚至很多摆件,依然采用印度紫檀木,不可谓不说印度紫檀木这几百年来的珍贵价值和收藏空间有多大了。且从一些县志文献来看,明清当时,拘泥于金丝楠木,花梨木的求材时久,市贩皆无,所以印度紫檀木成了最好的选择。

明末清初,有事闲好事学者,查阅明尚衣监关于印度紫檀木的记载,郝然有写,万历三十六年,造办局置办南洋紫檀木,笼计二十八万九千五百一十斤七两!可惜没有记载当时花费多少银两,不过也不难看出,印度紫檀木在宫中的使用程度。以至于在清初,紫檀木制品的各种场合都能见到,太师椅,条凳,笔筒,茶桌不胜枚举。由此可见,能被当时的权利中心所记载采用,印度紫檀木已经是位临尊贵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7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