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西大街都城隍庙,你来了么

白癫疯能吃枣子吗 http://m.39.net/news/a_5887977.html

城隍庙是祭祀城隍神的庙宇,中国每一座城市都有城隍庙。西安城隍庙与北京、南京的城隍庙齐名,被誉为“天下三大都城隍庙”之一。年6月25日,这里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安城隍庙位于西大街大学习巷东侧,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原址在东城门内的九曜街上,明宣德八年()迁建于此。年8月31日,这里被公布为第二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在城隍庙仪门东侧,依然竖立着一块“省保”单位碑。

过去,城隍庙是一处远近闻名的小商品批发市场,遍布多家商铺和地摊,以及一座三层楼的百货商场。年3月,配合西大街改造工程,对城隍庙进行了保护,将商贩全部迁出以后,移交给西安市道教协会管理,成为西大街上的一处重要古建筑群。

西安城隍庙统辖西北数省的城隍,所以被称为“都城隍庙”。天下的城隍庙很多,但是前面加一个“都”字的没有几座,可见西安城隍庙的地位非常高。可惜,由于破坏严重,长期挪作他用,跟西安其他名胜古迹相比,西安城隍庙的知名度不高。

西安都城隍庙占地约平方米,建筑面积约平方米,为明清时期风格的庙宇建筑。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自南向北依次为大牌坊、山门、文昌阁、仪门、戏楼、木牌坊、大殿等主要建筑,两侧对称分布着钟鼓楼、忠孝祠、火神殿、圣母殿等——

1、大牌坊

年10月重建,斗拱繁密,金碧辉煌。面阔五间,长约32米,高约15米,上方悬挂着写有“都城隍庙”几个大字的匾额。在大牌坊前方,原本有一对铜狮子,铸造于明嘉靖三十八年(),后来移至西安碑林博物馆的东门外侧。

2、商业街

穿过新建的大牌坊和山门,迎面是一条长约米的商业街,两侧店铺林立,出售各类商品。明清时期,每次赶上庙会,这里商家云集,百工技艺,样样俱全。随着城市的发展,城隍庙已经不再是西安经济的中心,这些店铺也显得十分冷清。

3、文昌阁

在商业街的尽头,有一座新建的文昌阁,下方被改造为财神殿。这座殿内供奉着文昌帝君,保佑天下读书人功成名就,上下两层,面阔三间。它曾经被称为“玉皇阁”,始建于明代,人可以穿行,所以也被俗称为“骑楼”或者“过堂”。

4、仪门

绕过文昌阁,出现一座小广场,中间有一座水池,安放着巨大的太湖石。这里是城隍庙的仪门,也被称为“二门”。它始建于明代,清光绪十三年()毁于大火,后来进行重修,两侧建有配殿。

5、戏楼

走进仪门,便进入了城隍庙的核心区域,这里的建筑基本都是明清时期保留下来的。戏楼正对仪门,坐南朝北,修建在两米多的高台之上。每逢重要的节日,戏楼上都会表演精彩的节目,成为城隍庙内最热闹的地方。

6、木牌坊

在戏楼和大殿之间,矗立着一座木牌坊,清雍正元年()毁于火灾,川陕总督年羹尧移用明秦王府木料在原址重修。牌坊正面中间有道光十八年()所书的“有感有应”四个金色的大字,上方悬挂一件巨型的算盘,表面写着“人算不如天算”。

7、大殿

在城隍庙建筑的最北端,气势恢宏的大殿坐落于1米多高的台基上,殿内供奉着城隍老爷和判官们的泥塑雕像。大殿正面的檐下,悬挂着五方匾额,分别为“灵昭三辅”“尊道贵德”“代天理物”“护国安邦”“厚德载物”。

这座大殿始建于明代,清雍正元年()跟木牌坊一起毁于火灾,川陕总督年羹尧移用明秦王府石材和木料进行重修。整个大殿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顶部铺设蓝色琉璃瓦,周围有一圈回廊环绕。

大殿正面

大殿侧面

除了古老的建筑之外,城隍庙保留的西安鼓乐,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和“西安古代的交响乐”。它脱胎于唐代宫廷音乐,流传至今,传承千载。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第三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游览完西安都城隍庙,离开的时候,经过大牌坊,抬头向上看,正中间的匾额上写着“你来了麽”四个大字。它们选自颜真卿的楷书作品,展示了大唐文化的灿烂辉煌与西安百姓的诙谐幽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6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