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八式步枪是一种旋转后拉式手动步枪,为日本陆军二战中最主要的武器,因有显眼的枪机防尘盖,又叫“三八大盖”,比起歪把子和王八壳子这些“奇葩”武器,三八式步枪虽然并不先进,还算是靠谱的。该枪一大特征就是它世界第一的长度,达毫米,再加上30式刺刀后就可达毫米,要知道,二战时日军平均身高只有1.5米,二者搭配在一起给人以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因此,三八式步枪适合拼刺,可弥补士兵身材矮小的劣势,再加上日本军国主义对“刺刀见红”的狂热,刺刀在三八式步枪身上地位并不比子弹逊色多少。
手持三八大盖的日本侵略者
但另一方面超长的尺寸也带来的可观的重量,著名的98K才3.9公斤,三八式却全重4.1公斤,对于体格远不及欧美军人的日本士兵而言,这个重量可不轻。
独树一帜,资源匮乏逼出当时全球最小口径
三八式步枪源自德国毛瑟步枪,但却将后者的7.92x57毫米改为全球首创的6.5x50毫米有坂步枪弹,以节省弹药,作为单兵武器的百式冲锋枪才装备了不到2万支,三八式步枪的产量超过了万支,据称品质优秀样本的枪管寿命近一万发!因此,子弹是最大的消耗品,但年日本生产的子弹仅4.9亿发,这个生产量只有苏军的十二分之一,更何况此后几年日本枪弹年产更是连年下挫,因此三八式步枪对日本来说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6.5X50毫米有坂步枪弹
三八式步枪的有效射程为米,但是如果射手训练有素,米内同样可以进行精准射击。不仅如此,在借助表尺的情况下,三八大盖可射击米外的集群目标。三八大盖不仅枪管较长,且枪管内膛线缠距也超长,使该枪所射子弹的稳定性较高,射击精度很高。但是过高的稳定性会导致杀伤力减小,子弹一进一出就是两个孔,无法在体内翻滚,形成空腔效应。
但小口径也有缺点。三八式枪管长度毫米,不算短,初速米/秒,却并不高,相比而言,枪管仅毫米的98K,初速却达米/秒,因此三八式的6.5毫米步枪弹后座力虽较小,但存速性能差,没有很高的初速。
另外,有坂步枪弹属于铜锌被甲的钢芯弹,日本国内金属资源贫乏,对比各主要参战国在年钢产量,是美国万吨,德国(含占领区)3万吨,英国1万吨,苏联万吨,日本只有万吨,非常宝贵的铜材更是稀缺,因此将口径由7.92毫米降至6.5毫米,符合日本资源紧缺,材料能省则省的基本国情。这种节约还体现在木质材料上,一般步枪的枪托是用一整块木料切削而成,三八式步枪的枪托是用两块木料拼接而成的,此种方式虽然日久容易开裂但可节省木材,虽然日本并不缺乏森林资源,但节约的精神还是贯彻到了方方面面。
三八大盖子弹口径小、精度高、装备数量巨大,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二战中日本的资源匮乏,从这种意义上讲,它是成功的。
战术指标停留在一战的步枪
一战中坦克作为划时代武器的出现,对步枪及其战术也产生了深刻影响,依托坦克这种移动掩体,步兵步枪的最佳射击距离米就够了,而不是一战战壕与碉堡里的到米,行进间射击太远了也打不准,因此各国将制式步枪进行改造并将步枪缩短,成为短步枪,例如著名的毛瑟98式步枪从1.24米调整为1.1米,苏联的莫辛步枪从1.3米改为1.2米,但同日本海军不重视航空母舰而迷信过时的“大舰巨炮”一样,顽固不化的日本陆军仍然抱着一战的落后思想,将依托工事的呆板战术奉为真理,日军在中国大量建造炮楼碉堡便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
也不能指望这种坦克作步兵的移动掩体
这也源于日本的坦克水平在列强中居于倒数,而且一直在为侵略中国作准备,日军步兵很少进行步坦协同条件下的坦克集群对抗演练,更多是在炮兵支援下独立行动,步兵从来都是陆军的主角。在仅有一战水平且主要是平原山地的中国战场,三八式步枪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缺点,但面对美苏装备,三八式及其改进版九九式的日本步兵在太平洋夺岛和缅甸的丛林战役中吃尽了苦头,最淋漓尽致的体现是关东军被苏联红军坦克集群全歼,证明了日本陆军完全是一支落后于时代的军队,实力与其海空军无法相提并论。
碰上这种丛林战,三八式有时还没烧火棍好使
结论发人深思
总之,三八式步枪是适合日本士兵在中国战场使用的步枪,说白了它就是为侵华研发的,从侧面反映出了日本有史以来就对富饶中国的贪欲,对此我们必须永远警醒!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