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教师手记制作再生纸

百合班

制作再生纸

三年级下学期综合素养课程延续了上学期创世板块内容,老师会给孩子们讲中国上古时期的神话或民间故事。在古老而神秘的自然力量面前,人类既渺小又充满智慧。在这个版块中老师既要引导孩子对大自然和人类发展心存敬畏,又要帮助孩子学习如何运用他们的内在力量来面对各种困难,鼓励他们通过智力、创造力和自己的双手来完成摆在他们面前的任务。

《纸的发明》是三下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严格地说并不属于创世故事的范畴,但其教学目标却恰好呼应了创世板块中我们要带给孩子的那一部分内容-----即人类通过付出劳动,掌握生存技能。

于是,我们开启了这次综合实践活动---造纸:

能够在三年级进入到木工教室对于孩子们来说享有至高无上的荣光,孩子们被分成四组,在黄老师的带领下,开始制作造纸工具---滤网。在这里,他们有机会将所学的测量知识进行实际运用,也开始小心翼翼地使用锯子、锤子等工具,从计算木料的长度,到切割、装订,再到铺上滤网、固定成型,最后到打磨,孩子们专注地投入到这些有挑战性工作,心情既激动又有些小紧张。同时,我也观察到,他们在工作中会自发地给予同伴支持和配合。

与制作滤网同时进行的是纸的原材料准备,考虑到原生纸的制作周期长、制作过程复杂,我们决定利用废纸进行再生纸的制作。这样做的好处是降低了造纸的难度,也契合了环保主题。正好前不久学校组织老师参观了环保基地,一些同学也参与了,我就给孩子们讲了垃圾分类的作用和好处,也简单讲了原生纸与再生纸的区别,接下来他们便使尽浑身解数开始碎纸了。

01

碎纸

将办公用的废纸用剪刀剪碎是个枯燥的工作。孩子们都很想快点完成这个工作,进入到下一个环节,他们甚至到哪都抱着那个装碎纸的框子,计划要像个勤劳的小妇人一样随时随地进行手上的工作,而实际上他们经常玩着玩着就忘了这件事;每天都有人抱着他们的框子跑来问我:“这些纸够碎了吗?”得到的答案往往不是他们想要的。很快,小朋友们初学木工时的兴奋就被无情地、机械的碎纸过程撵压了,最后只有几位同学交来了符合条件的碎纸。

接下来就是浸泡了。原始的造纸工艺需要将切碎的原材料浸泡好几十天,再进行十多次反复蒸煮,才能制成纸浆,而我们用废纸只需泡3至4天左右。在这个过程中,我带着孩子们用揉搓、搅拌等原始方式将纸捣得更碎,方便纸张脱胶出浆。

几天以后,要进行关键步骤---“滤纸”了。经历了前期的枯燥阶段,孩子们的兴趣再次被点燃,我先给孩子们示范如何用滤网滤出纸浆,然后让他们自己尝试操作,很快他们就学会了。爱美的孩子还在纸上点缀一些花草进行装饰,他们那一丝不苟的样子真是可爱极了!

02

滤纸

滤好的纸经过几天晾晒,就可以取纸膜了。我们对成品纸的品质还比较满意,纸张厚度适中,正面有自然形成的纹理,显得很有质感,背面则光滑平整。当四张完整的纸出现在孩子们面前时,他们显得很开心。是的,废纸在我们手中获得了重生!

03

脱模

令我难忘的是,几天后我请美术老师、书法老师在我们这几张宝贵的纸张上画上画、写上字、再配上画框时,孩子们的嘴里发出“哇”的赞叹,笑容里装满了喜悦与满足,宛如一朵甜美绽放的百合花。

04

再生纸作品

非常感谢我的同事们,红艳老师在前期给了我经验指导,恩泽老师手把手地带孩子们制作了滤网,陈妙老师、黄方老师和云峰老师让我们的纸最终成为了精美的艺术品!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和孩子们切身体验到要把普通的材料转变为美丽又适用的物件需要很多人付出不懈努力,也理解了废品回收与再次利用的意义。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希望孩子们将来能带着这样的态度去学习。

▲孩子们记录的纸的发展历史和再生纸的制作过程

编辑:谢梦思

撰文:谭娟(三年级主班老师)

图像:谭娟、徐为

审核:吴朝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10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