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历古装行乐图局部
如意在清代宫廷备受推崇,不但观赏性大幅提升,而且成为权力和财富的象征。每逢宫廷节庆、帝后寿诞、皇室婚庆等重要活动,大臣和皇亲国戚进呈宫中的礼品多以如意领先。帝后赏赐或赠与地方官员与外国使节的礼品,也常有如意出现。
《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局部
乾隆皇帝甚爱如意,以致宫禁之内宝座、卧榻、案头等处,时常可见如意的形影。
此次上海联合年“海上撷英”专场所征集到一批来源有序,品质极佳的格式材质如意,其中既有臣下所供奉的,亦有宫廷匠师承旨所制,种类繁多,以飨同好!
精品预赏
Lot清黄玉整雕开光松下高士如意
长:45cm
宽:12cm
此件如意取整块青玉雕琢而成,玉质莹润。柄部打洼,仿三镶形式,以起线形式形成首部、中部和尾部,精心雕琢,人物山水错落相间,雕工复杂细腻,惹人喜爱。描绘松下高士携童访友,松下问路情景。雕刻山石嶙峋,松树虬枝,点缀其间,刀法一流,不同凡响。此器取材硕大,造型饱满,深得人喜爱。
来源:中国嘉德第31期拍卖会,年9月,成交价20,.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玉器编9·清》故宫博物院,年,第页,图82。
Lot清乾隆御制于敏中紫檀雕漆九龙闹海如意
长:48cm
此件如意造型雍容而端庄,曲线婉转而流畅,结构严谨而和谐,工艺娴熟而精湛,彰显出至尊无上的皇家气息。此件如意精选缜密坚实、纹理含蕴的紫檀木料整雕而成,周身密不露地浮雕海水纹,逶迤的龙身施以雕漆,于海水中时隐时现,海水翻滚,表现出龙在海中穿行,云和龙形成错落、叠加的空间关系。此如意材质讲究,做工精细,制作巧妙,皇家风范,一览无余。
拍品细节
其如意背部有御制诗文以及于敏中刻款文字,昭示了其重要的地位以及用度规范。
来源:中国嘉德第26期拍卖会,年6月
Lot
清碧玉嵌南红玛瑙巧色御题三多如意
长:36.2cm
此碧玉灵芝色泽温润如脂,色泽含蕴柔和,玉石之质尽显其上。而更为贵者在于其灵芝巧用南红玛瑙点缀,更为自然生动。整体雕工精湛,打磨莹润,琢工圆浑柔顺,制形婉约秀丽,端庄古雅。
拍品细节2
其上附有描金刻绘的御题诗文,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同题材作品,可为参考。
Lot
清初白玉山水仙寿红木大如意
尺寸:13×71cm
如意以红木为胎骨,木纹细腻,包浆厚重,长形波曲,线条流畅,首、腹、尾三处镶以白玉为饰,浮雕山水仙寿纹饰,寓意高洁纯净。此如意造型端庄大气,彰显典雅古朴之美,且材质精良,温润通透,雕琢考究,纹饰华美,形体较大,作为清代典范型制,凸显着清代宫廷追求古雅、精致、新奇的审美趣味,实为难得一见的传世佳宝。
参阅:1.香港苏富比.10.09,《镂月开云圆明遗珍》,Lot。
2.北京保利.12.05,《龙纹图像与明清宫廷艺术》,Lot4。
Lot
清粉彩镂雕三多如意
长:30cm
此如意为瓷雕而成,裁剪冗枝,精工雕琢,造型秀雅,如意首雕作佛手、寿桃、荔枝三多纹样状,如意柄古藤虬结缠绕,佛手、蟠桃、石榴雕琢其间,旁逸小枝,多自然孔穴,雕刻纤细生动,时而枝瘤结聚,时而温婉柔润,时而挺拔有劲,奇巧玲珑,可谓同类瓷雕如意作品中之翘首。
Lot
清红木嵌玉婴戏三镶如意
尺寸:12.5×51cm
三镶如意是乾隆朝创新的一种形制,以竹木为材,首、身、尾三处镶嵌玉石器。此三镶如意以红木为柄,造型简练,打磨光素,凸显线条的曲线美。镶嵌白玉玉瓦装饰,玉瓦质地洁白细润,均刻有浮雕婴戏纹,白玉的精工与红木深沉的色泽相辅相成,更为难得的是三镶白玉与红木柄均为原配,保存完好,颇为难得。
Lot
清黄杨三星报喜如意
长:41cm
此柄如意黄杨木制,利用材料本身的弯曲和纹理,以镂雕和圆雕相结合的办法,刻划出如意上的各种纹路,线条流畅,如行云流水。取灵芝冠为首,曲颈,长柄,雕琢福禄寿三星,布局巧妙。全器打磨细腻,显得圆润光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