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平湖市综合执法局对建筑垃圾进行“全链条”严格管理,加快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步伐,让家园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组织端发力,建章立制健全体系。印发《平湖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明确了建筑垃圾监管部门职责分工。各镇街道建立建筑垃圾处置供需信息平台,由综合执法局统一发布,信息共享给全市建筑垃圾核准企业。综合执法、住建、交通运输、公安(交警)四部门联合对渣土运输企业进行月度考核,办法实施以来,已停运2家渣土运输企业、在核准周期内不再办理车辆的建筑垃圾运输许可3辆次。
处置端发力,规范管理提升利用。不断强化建筑(装修)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对建筑(装修)垃圾中的其他垃圾进行三分类处理,砖块、水泥、石膏板等不可燃垃圾进入南部环运基地进行破碎,作为制砖材料回收利用。家具、大块木料等大件垃圾进入大件垃圾处理中心经拆解后分类处理。编织袋、包装泡沫等可燃物进入生活垃圾收运处体系。年处置装修垃圾吨,资源化吨,资源率82.4%。
执法端发力,部门联动提质增效。接入建筑工地视频监控、车辆GPS定位系统、渣土运输车辆摄像头,安排人员每天不定时查看,实现主管部门和渣土运输公司对渣土运输车辆实时监控。四部门定期开展联合执法,年来共开展联合执法行动40余次,出动人员人次,检查车辆余辆次,建筑垃圾一般程序立案起。完成渣土运输审批件,建筑垃圾处置(运输)核准书件。(平湖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供稿编辑朱宇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