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木料 >> 木料市场 >> 科技引领创质增效

科技引领创质增效

——BIM+智慧工地系统在兰州新区南站项目的深度应用

近日,在甘肃建投组织的年度绿色施工与智慧建造示范工程评选中,甘肃建投七建铁路公司新建中卫至兰州铁路站房工程荣获二星级。同时,该成果还成功获得“共创杯”BIM大赛一等奖,甘肃省省级BIM大赛二等奖、省级BIM+智慧工地示范工程、省级文明工地示范工程、甘肃建投BIM大赛优秀奖等荣誉。BIM+智慧工地报告厅工程进度航拍图(南面)据悉,年3月,新区南站项目部正式成立了项目BIM+智慧工地和绿色施工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绿色施工与项目BIM技术的落实和应用。在智慧建造落实过程中,项目部通过应用BIM+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将现场人员、材料、设备等重要资源高效配置,同时把人员监控、工作考勤、进度管理、物资管理、模型浏览等资源进行整合,建立了以进度为主线、成本为核心、项目为主体的多方协同、多级联动、管理预控、整合高效的智能化生产经营管控平台,保障了工程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管控目标的顺利实现。致力场布,构建智慧工地。项目伊始,新区南站项目大力倡导绿色施工与BIM+智慧建造,在现场设立了BIM+智慧工地报告厅。项目部运用BIM技术对临时设施进行建模,利用模型深度分析,保证了平面布置的科学、合理性,避免了搭建过程改迁、返工,与“四节一环保”结合,构建绿色工地,并将绿色施工与BIM+智慧建造这一理念贯穿于项目施工全过程,全方位掌舵,匠心打造新区南站。整合模型,全专业碰撞检查。新区南站项目将各专业BIM模型整合,进行碰撞检索,共检索出不合理碰撞点57处,项目部及时将这些碰撞点反馈至设计院进行图纸优化。同时,项目部利用BIM技术对新区南站机电安装专业管线布局进行深化设计,解决了安装管线碰撞问题,确保在有效空间内合理排布管线,为管线安装提供数据支持,提高了安装专业施工的工作效率。智慧工地安全标识培训系统智慧工地指挥中心大屏幕深化节点,指导钢结构安装。新区南站项目部在钢结构深化设计阶段,采用BIM软件进行受力分析,利用Check软件和CAD软件进行节点深化,利用LinkMac软件进行下料,根据施工方案对钢结构进行施工模拟预拼装,指导钢结构现场施工,对预拼装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制定了针对性的控制措施,进一步优化了施工方案,为项目节约了成本。建模排版,细化装饰装修。新区南站项目室内精装与幕墙造型复杂,结合部位较多,深化要求难度大,站房工程造型复杂,为打造中兰高铁站房全线精品工程,项目部高度重视站房装修施工质量,充分利用BIM技术的可视化与仿真性,对装饰装修建模排版,排版中着重细化墙、地、顶对缝,末端点位成行成列均匀排布,确保精装与幕墙节点交接合理美观。通过图纸深化设计,建立三维信息模型,提前发现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提高“精品站房”的施工质量。激光监测,确保安全施工。新区南站项目在深基坑边坡冠梁设置16组激光监测仪,24小时监测水平及竖向位移,通过位移预警,有效保证了基坑周边作业的安全。塔吊检测系统,能实时监测塔机运转的各项数据,发现不良数据手机客户端会进行报警提醒,吊钩可视化可及时提示塔吊司机的违章操作,并通过手机客户端反馈至项目安全员,由项目安全员对违章作业进行及时纠偏处理,有效地提高了安全管理工作效率。总工期节点信息大屏

急救演练系统

问题跟踪,确保质量管理。项目部管理人员通过手机端进行质量安全问题收集,并直接拍照将问题传送给相关责任人及时整改,项目相关管理人员通过智慧平台PC端和手机端进行质量安全问题的跟踪处理,实时了解问题整改情况。项目部通过智慧平台,定期对出现的安全质量问题进行统计,对同类型问题及问题出现频率较高的地方进行分析总结,查找问题源头,结合项目部安全质量考核管理办法,对各班组进行安全质量考核。通过协同管控安全质量问题,较好地预防了施工中的安全质量风险。模拟施工,确保进度管控。项目部利用模拟流水施工和平行施工相结合的施工部署,将模型导入数字平台中,并与实际进度挂接,将各单体月度计划与施工计划通过智慧平台进行集成,设定了红色、绿色预警状态,通过三维模型更加直观地对影响各单体的结构进行查看,可及时要求施工班组调整资源配置,确保工程进度。通过BIM+智慧工地实时监控管理,将项目重点施工工序进行监控,将现场实时性施工情况上传,既方便管理者对现场进度情况实时了解,又对施工过程中的影像资料进行了留存,促进了现场管理从粗放式向集成化、信息化转变。创新应用,提升科技水平。新区南站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还将无人机技术和BIM技术有机融合。利用无人机对施工进度进行跟进,制作项目形象进度视频报告。通过BIM+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