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品牌:蓝鸟家具
河北蓝鸟家具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年,是国家级绿色工厂、全国轻工行业先进集体、中国家具行业领军企业、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现有总资产5亿元、年产能10亿元,产品涵盖实木家具、板式家具、软体家具三大类别。年注册蓝鸟品牌。蓝鸟家具先后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国家质量银质奖、河北省重点名牌、河北省著名商标等上百项荣誉。
蓝鸟公司拥有7条德国、意大利等当今世界先进智能化家具生产线。产品进入了钓鱼台国宾馆、中南海、人民大会堂、首都机场总统候机楼、外国驻华使馆、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等高级寓所,畅销22个省市,远销亚、欧等国际市场。
中国的“蓝鸟”
——属于邢台人的“智”造故事
“姥姥出嫁的时候用蓝鸟家具,妈妈出嫁的时候用蓝鸟家具,今天我出嫁了,也用蓝鸟家具……”
几年前,一条蓝鸟家具广告唤起邢台人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时代记忆。蓝鸟家具不仅仅是邢台人的集体回忆,更是邢台市工业制造的活历史。
从年东关街上几家木匠联合起来,成立木工生产合作社完成初步社会主义改造,到今天成为家具制造全国领军企业。蓝鸟家具经历了数次生产工艺迭代的同时,更经历了数次“思想迭代”,而后者才是蓝鸟成功的关键。
这里面很有故事……
引人才:年,木器厂人均月工资不足50元,聘请上海师傅最少给元
年,孙运智转行来到邢台木器厂,担任司务长。他到来时,木器厂刚刚“被迫”合并了邢台市纤维板厂的47万债务和两百名没有技术的职工。连上破旧厂房和积压没人要的桌椅板凳,全部资产加起来不过万。
厂内人心涣散,时常发生倒卖工厂物资、打架斗殴等恶劣事件。一年前新上任的年轻厂长贾然开始大力整顿厂风厂纪。孙运智回忆:“到年,我们厂全年盈利块钱,大家都说很不错,高兴极了!”一家有名职工的轻工企业为了区区元盈利弄得全厂庆祝。可见当时艰难。
艰难不仅来自厂内,还来自厂外。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邢台市虽有木器厂,但人们心里并不把木工行看做一项产业,“不过就是个手艺活儿”。邢台市面上会制作桌椅板凳的人很多,市场放开后纷纷挤占木器厂生意,甚至明目张胆地摆在木器厂大门口叫卖。木器厂一件桌椅卖五元,门口小贩立刻叫价四块八、四块五。
穷则思变,邢台木器厂里,最早放弃陈旧思想的是厂长贾然。
学习是唯一出路。当时冀南地区木器行业发展得比较好的有邯郸木器厂和石家庄木器厂。然而,由于同属一个大市场,在周边存在竞争关系的企业什么都没学到。一筹莫展之际,贾然得到消息:上海家具厂要面向全国辐射传播家具技术。
当年国内家具行业有“京派”“海派”之争,上海家具厂有意打入北方市场,希望找到合作对象。事不宜迟,贾然“十下江南”,终于挤掉众多竞争者,在年冬与上海家具厂签署技术合作协议。贾然开具出令上海家具厂无法拒绝的条件:
每年支付技术费20万元,高薪聘请上海师傅为厂长助理(月薪元)、车间主任(月薪元)、技术工人(月薪元),对派往邢台的上海师傅在生活上开小灶、专人伺候。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年,这份协议不仅在邢台木器厂,更在河北木器行业炸了锅。
厂内辛苦工作几十年的老师傅领着不到50元钱的工资,听闻新来的上海人一个月的工资顶他们一年,“不服气,要说法”。一度有人在厂里贴出久违的“大字报”,讽刺贾然荒唐。省内同行也毫不客气地说起风凉话:“这下邢台木器厂算是砸了,进了沟了,咱能斗得过上海人?死定了!”
贾然铁了心,不听这一套。兑现承诺,以极高的诚意欢迎来到邢台帮助指导工作的上海家具厂技术服务部经理叶宝根一行人。上海家具厂也诚意十足地派出老木工戴汉池、老油漆工金万泰等富有经验的技术骨干。
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厂里职工冷眼看待新客人,“领着高工资,邢台饭菜还吃不惯,得从上海请厨师过来开小灶”,他们有真本事吗?
年届花甲的金万泰师傅一进邢台木器厂生产车间,当即对正坐着给木器刷油漆的工人摆摆手,说:“坐着太舒服了,别坐着,要蹲着,蹲着效率高,灵活刷得匀。”
一句“太舒服了”,直击邢台木器厂病灶。
领风气:新家具,新生活,年轻人排队买不到,走后门也不管用
接下来,轮到邢台木器厂的老师傅们眼花缭乱了。
“海派”手艺不是白给的。上海师傅迅速演示新工艺,制作新家具。时隔三十多年,已是蓝鸟家具生产总监的刘长发回忆起当时场景还记忆犹新:“全厂老人新人挤在生产车间,围着上海师傅,看人家那手艺和技法,简直像看戏一样,都惊呆了。”
上海师傅传授的是“单板拼花、树脂色浆、砂磨抛光、细木工板制作”等此前在黄河以北从未有过的板式家具制作技艺。来自马来西亚的三合板竟能拼出一样的花纹,好看极了。
通过技术“传帮带”,木器厂人默认了“外来和尚会念经”。原有框式家具全面改成板式家具投向市场。好戏连台,上海师傅到邢台木器厂第二年,一场别开生面的产品展示彻底征服众人。
在腾空的木器厂职工食堂一角,叶宝根安排工人,把车间里生产的最新款板式家具搬过来。只见他这里放张床,两边摆上床头柜,那里放一组衣柜,另一边再摆上梳妆台,还有沙发、茶几、餐桌……整套室内家具在叶宝根亲自布置下奇妙组合。不起眼的食堂一角,一下子蓬荜生辉,呈现出温馨舒适的居家环境。
木器厂工人们啧啧称奇:“从来没见过,还能这样摆着看。”
“家具展厅”这种概念,在年由此第一次进入邢台人视野。市民像是追星一样涌入木器厂食堂参观。不经意间,邢台木器厂在邢台掀起一阵“新派生活风”。这种展销模式,令邢台走在了省会石家庄甚至许多南方城市前面。
这这样的背景下,邢台木器厂注册“蓝鸟”商标,开始走品牌战略。年1月,“蓝鸟”品牌横空出世。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蓝鸟家具突破地域局限,成为北方家具行业标志企业,生产的家具成为引领风气的象征,同业参观学习应接不暇,各种奖励纷至沓来。
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有时候订货半年后才能取到。最着急的是准备买家具结婚的年轻人。一时间,能准备一套蓝鸟家具成为许多青年男女婚恋的“必选项”。甚至有人千方百计找蓝鸟人递条子,走后门,想要加塞买一套家具。
贾然和同志们意识到,蓝鸟已经来到建厂以来最大的变革风口,扩大产能,提高工艺,打造现代化企业,成为蓝鸟未来之路。
重技术:生产车间设备万国造,每台都是邢台“智”造活历史年中学毕业,打小喜欢木工活儿的刘长发来到木器厂上班。虽然已建厂24年,可当时邢台木器厂生产工艺上还是靠千百年传下来的“锛凿斧锯”。
刘长发跟着赵振海、刘跃生两位师傅学手艺。白天上班主要生产锅盖、案板、凳子、笼箩、风箱等日用木器。晚上下班,跟着厂里胆儿大的师傅去大街上揽“小黑工”,帮有需要的市民打制家具。
直到和上海家具厂签订合作协议后,木器厂生产面貌迅速发生变化。新管理、新设备层出不穷。
年引进日本平安铁工所生产的“裁方、打孔、打槽”联合机组。日方派遣调试工程师到邢台木器厂指导设备应用。已经担任车间主任的刘长发作为新设备主机手跟着学习:“日本老师叫斋藤,挺着大肚子,对我们逐一讲解设备使用,每个操作环节都贴上中文纸条。”引进新设备,邢台木器厂突破“锛凿斧锯”桎梏,奔向真正的工业化。
“家具展厅”之后,孙运智跟随贾然前往上海参观“海派”家具展。步入展厅,孙运智看到灯光散射,到处光彩夺目,展厅如同皇宫,兴奋不已。在一台椭圆形餐桌前,他悄声对贾然说:“厂长,这个蛋圆的桌子好看。”
贾然赶紧拍他:“小点声,这是椭圆,别让人笑话。”
不断外出学习,甚至出国考察,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贾然和同志们不断解放思想。
在德国汉诺威木工机械展参观后,蓝鸟家具用巨额外汇贷款从德国、意大利、瑞士引进板式家具生产线,上海师傅诚恳地建议说:“这么好的设备,比上海的还好,没必要。”他们不知道,贾然此时已经把目标从黄浦江投向了太平洋。
很快,蓝鸟家具突破国内市场,出口日韩欧美。年,刘长发去日本静冈学习日式梳妆台工艺。他记得:“学习了24天,临走时,日本人给木料,要我们自己亲手打造一张梳妆台,说‘这是验收作品,带回去给你们老板交代’。”
国际交流频繁,蓝鸟在设备上更不遗余力。如今,蓝鸟生产车间里,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裁割机,90年代的意大利机床,年后的法国、西班牙、瑞士、巴西智能化设备,同台协作。蓝鸟家具党委副书记宋孟华说:“当年花大价钱买的老设备现在还很好用,新工艺起来后,我们不断更新设备。蓝鸟始终装备全球顶尖设备。”
走在蓝鸟家具生产车间,仿佛走进中国家具生产博物馆。
创品牌:欧洲的家具生产线也不过如此
经历了数次技术和思想迭代,蓝鸟始终站在世界潮头。
贾然带领蓝鸟变革在国内家具界引发学习热潮。新中国成立前,邢台老城南关东大街上经营着许多木器商号,笼箩、风箱、犁把……生活用的木器应有尽有。家具不是商品。谁家要打家具,自己备好木料,专请木工师傅去家里现场打家具。用现在的话说,这叫“全屋定制”。
正是这些生活在东大街上的“老木匠”组建了邢台木器厂,其实就是个“大作坊”。
大作坊里有高人。孟增喜、刘跃生、乔存生、李景春、申继奎、李振业……一位位都是邢台木工行里的老匠人。其中有一位王际相老师傅更是手艺精湛,在故宫里修文物,为毛主席制作沙发。
可手艺不是工业化。直到木器厂迎来改革开放,变身蓝鸟。
王际相的儿子王世计正经历了蓝鸟公司上世纪80年代转型期,从老手艺人变身现代家具产业技术工人;王世计的子侄们如今是新一代蓝鸟技术工人,已经使用现代化、智能化的数控机床生产家具。
一条百米长的生产线,六七位熟练技工可以完全操控。这头木料进去,那头家具出来,只用三分钟,可蓝鸟家具经历了三代人。
如今,蓝鸟家具拥有7条德国、意大利等当今世界先进的智能化家具生产线,环保设备采用最新工艺,严密保障环境安全。许多外地客商参观蓝鸟家具生产车间,由衷感慨:“这才是企业呢,欧洲也不过如此。”
宋孟华深有感触:“我们当年真诚学习的上海家具厂,前几年不行了,没有了。我们要做百年企业,要做中国家具行业的‘奔驰宝马’。”
好品牌源自好木料,蓝鸟家具木材原料来自全球。刘长发细说:“非洲加蓬的乌金木、马来西亚的斯温漆木、美国的红橡木、俄罗斯的榆木、泰国的橡胶木、新西兰的松木……每一个木材原产地我们都要实地考察。”
亲自去原产地考察,是贾然的功课。有一次去乌拉圭考察玫瑰木,贾然在当地企业主带领下乘直升飞机进入林区,从种植、生长,到砍伐、初加工,认可当地企业材料处理能力后,当即订购方木料。
买全球,卖全球的场景,如今70岁的蓝鸟公司老供应科长尹九恒难以想象。40年前,为了紧缺的木料,他不知跑过多少次市计委、二轻局要计划、要批文,更是直接联系大兴安岭运木料。曾经一车车杨木、桦木、柞木、榆木、水曲柳……运回邢台,加工制作。
时代变迁,大兴安岭封山育林,蓝鸟家具成为全球产业链上的一颗明珠。
年9月10日,上海,在庆祝中国家具协会成立30周年大会上,73岁的贾然说:“我一辈子只干了一件事——做家具。”
来源:邢台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