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
扬尘治理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有限公司
年1月31日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二章编制依据
第三章管理措施
第四章防扬尘施工规划管理
第五章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工作计划
第六章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第七章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
第八章应急措施
第一章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有限公司
勘测单位:*****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有限公司
工程地点:******
建筑规模:本工程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结构安全等级一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分类为重点设防类,抗震等级为三级,地下一层,地上15层,建筑高度66.9m。
***建设项目位***,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本工程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结构安全等级一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分类为重点设防类,抗震等级为三级,地下一层,地上15层,建筑高度66.9m。总建筑面积.67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02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65平方米。设计为战时核6常6级甲类二等人员隐蔽所,平时为自行车库。总计划工期天。
第二章编制依据
1、《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
2、《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5、《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6、《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该“规定”针对施工现场做出以下6个%及七个到位要求:
①6个%:施工区域%标准围挡;裸露黄土%覆盖;施工道路%硬化;渣土运输车辆%密闭拉运;施工现场出入车辆
%冲洗清洁;建筑物拆除%湿法作业。
②7个到位:出入口道路硬化到位;基坑坡道处理到位;冲洗设备安装到位;清运车辆密闭到位;拆除湿法作业到位;裸露地面覆盖到位;拆迁垃圾覆盖到位。
③扬尘污染控制是保障现场环境的重要措施,将依据工程自身特点,从项目组织架构、资金保障、合同约定及过程控制等各个方面进行有效控制。
第三章管理措施
为了确保防扬尘施工中的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地贯彻落实,项目经理部成立防扬尘施工领导小组,设专职防扬尘施工管理员1名,负责施工现场及各专业分包队伍的防扬尘施工管理,各施工作业队伍均需配置专兼职防扬尘施工管理员,形成防扬尘施工管理的纵横网络。管理目标自上而下,层层分解,明确到各班组,各岗位,确保施工现场每个员工正确理解并明确目标要求,自觉关心安全管理目标落实到实处。建立管理组织,布置与安全有关的管理,执行和检查,监督部门和人员,应明确其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
防扬尘施工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专职防扬尘管理员),***、***、***、***。
第四章防扬尘施工规划管理
1、6个%管理
1)施工区域%标准围挡
现场采用工具式铁皮围栏对现场实行%的围挡,围栏龙骨为不锈钢方管,围挡设置不得低于2.5米(城市主要道路为2.5m,区域偏僻区域可为1.8m),围挡外部张贴企业宣传图画。内部预留有绿化道,冬季时预留处应加设防尘网。
2)裸露黄土%覆盖
地基与基础施工阶段是容易扬尘的阶段。我项目部采购足量的防尘网对现场土方进行覆盖。在施工过程中,对暂不施工的土方严禁揭网,施工部位在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覆盖,并由现场专职扬尘管理员进行督促。
3)施工道路%硬化
进出施工现场内的汽车道路必须硬化。路面硬化应随现场施工需要逐步完善,暂未硬化路面应进行全覆盖,确保施工现场%覆盖。路面硬化时确保留设0.5%的排水坡度,避免场地积水,并随时将场地打扫干净,在打扫时应先用水洒湿润路面,再进行人工清扫,有效地控制汽车路面的残留尘土,避免因风产生扬尘。
4)渣土运输车辆%密闭拉运
渣土车辆进行清运时必须采取密闭措施,防止车辆在行进过程中出现扬尘或渣土漏撒。
5)施工现场出入车辆%冲洗清洁
我项目部在主要施工出入口处设置4.2mx7.5m的洗车台,并在车辆进入洗车台之前先进入冲洗池,冲洗池较其他路面低mm,长度为5m,洗车机蓄水池设立三级沉淀池。采用红外线自动控制。设置专人对所有出入车辆轮胎必须经过冲洗及清理,确保不将泥土带入市政路面。
本项目采用三步冲洗法,车辆经过冲洗池时冲洗车轮,进入洗车机后自动冲洗车轮与车身,出洗车机之前人工水枪补充冲洗清洁。
6)建筑物拆除%湿法作业
对建筑物实施拆除,或扬尘较大时时,必须辅以雾炮机、持续加压洒水或喷淋措施,抑制扬尘污染。
2、日常管理
1)施工区、生活区、办公区保洁;施工区每日进行定时清扫,及时洒水,确保路面清洁;日常车辆进料,必须对车辆进行冲洗,保证灰土不带出工地。生活区、办公区由专人进行日常保结清扫工作。
2)每日进行1至2次清扫,清扫的尘土和垃圾必须及时处理运至垃圾存放点,不得滞留,浇筑混凝土时加派人员清扫路面。
3)在清扫前,必须对路面进行洒水,防止清扫时产生扬尘而污染周边环境。
4)做好保卫工作,与本工程无关的扬尘污染源禁止带进工地。
5)生活区垃圾箱必须及时更换垃圾袋,及时清运,及时上盖。
3、对施工作业部位的建筑垃圾的管理控制
垃圾及砂石等材料的运输,能导致在运输途中的撒、漏、扬等不良现象,造成扬尘污染和其它环境影响,必须实施控制。
1)清理模板、钢架管等周转材料时,因清理所产生的建筑垃圾,及时派人清理干净,严禁抛撒。
2)砼采用泵送预拌砼,避免砂子、石子等材料产生扬尘污染。在浇筑砼时,派专人把散落的砼和漏浆清理干净,避免因其时间过长或由于其它因素而产生扬尘污染。
3)在砌筑施工过程中,当需要“找砖”(砍砖)时,严禁向操作面以外的地方进行“砍砖”。对作业做安全技术交底,并派专人将砍砖产生的尘、碴和落地灰及时清理干净,做到工完场清。3)车辆进、出施工现场必须经过洗车池,配置高压水枪,对驶出车辆进行冲洗。洗车设备应设在工地大门适当位置,深度不低于30cm。
4)在抹灰过程中,派专人将散落的砂浆及时清理干净,减少建筑垃圾,同时控制该部位建筑垃圾产生的扬尘污染。在人工刮腻子时,先将地面或楼面洒水润湿,派专人及时将落地的腻子灰清理干净,避免其干燥后因风等因素而造成扬尘污染。并且要求在施工该工序时,应保证外架满铺密目网,防止该工序造成的灰尘外扬,避免因风等因素而造成对施工现场以外的污染。
5)施工现场建立洒水清扫制度或雾化降尘措施,并有专人负责;遇有严重污染日时,严禁建筑工地土方作业和建筑拆除作业。
4、露天材料堆放管理
钢筋、砂、石子等均为工地露天堆放材料,如管理不好,将产生钢筋锈粉飞扬、砂石尘飞扬等粉尘污染,因此必须加以控制。
1)严格控制成型钢筋进场时间,钢筋到场后立即整理归堆上架。
2)石子、砂堆放在专用场地,控制进料量,做到随到随用,不得大量囤积。
3)石子、砂必须堆积方正,底角整齐,干净,并将周边及上方拍平压实,用密目网遮盖,如过分干燥,必须及时洒水。
4)在使用水泥时,随时派人将散落的水泥清理打扫干净,避免风等因素干燥后造成扬尘污染。
5)石子、砂、红砖、水泥、炉渣等材料,在运入施工现场之前,用棚布严密封闭,杜绝撒漏。以上材料在卸车后,全覆盖保管。且车辆清洗干净后驶出施工现场。
6)水泥砖在堆码时,产生的砖渣、灰尘,派专人清理打扫干净,避免因风等因素而干燥后,造成扬尘污染。
7)泥在入库后,不得让水泥灰溢出,同时水泥库房应采用完全封闭、牢固、可靠的措施,避免因风等因素而干燥后,造成扬尘污染。
8)在使用水泥时,随时派人将散落的水泥清理打扫干净,避免风等因素干燥后造成扬尘污染。
9)工地大门外,醒目位置展示管理制度与相关责任人职责。
10)设置扬尘在线检测仪,与政府相关部门联网实时监测。
第五章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工作计划
1、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保的法令、法规和条例,达到市级文明施工现场的要求。
2、积极全面开展环保工作,成立环保领导小组,建立环保自我保障体系和环保信息网络,并保持正常运行。
3、加强环保宣传工作,提高全员环保意识。
4、现场采用图片,宣传画册,表扬,奖励等方式普及环保知识,并将环保知识落实到每个人的头上。
5、对每个上岗工人进行环保岗前培训。
6、现场建立环保义务监督制度,保证及时反馈环保信息,对环保做得不周之处立即加已整改,并及时提出整改方案,积极改进并完善环保措施。
7、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中环保措施开展环保工作,其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强。
8、项目决定由王永对施工现场定期或不定期地做好扬尘污染的监控工作,并做记录。
9、管理目标中扬尘控制达标的具体指标有:施工材料进出采用翻盖车辆、堆放采用简易房舍覆盖彩条布;车辆进出用水清洗;生活垃圾袋装化;建筑垃圾运至指定地点,每天清运;施工区、生活区、办公区洒水每天清扫,并保持整洁。
扬尘控制清单:
第六章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为加强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创建文明施工环境,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工程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1、坚决执行和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杜绝环境污染和扰民。
2、施工组织设计必须考虑环境保护措施,并在施工作业中组织实施。
3、建立健全环保管理体系,并制定岗位责任制。
4、优化生产工艺和流程,严格淘汰高污染、高耗能的落后生产技术、工艺和装备。
5、定期进行环保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的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
6、施工期间固体废物(灰渣等)排放要严格在指定地点排放,堆放整齐并压实,定期维护,以防垮塌,并应设立安全警示标志,由专人负责计量、检查、记录。
7、清理施工垃圾,必须搭设封闭式临时专用垃圾箱,并采用专车装运,严禁随意随地抛散。施工垃圾应及时清运,适量洒水,减少扬尘。
8、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要进行硬化处理,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采取覆盖、固化等措施。
9、施工现场土方作业应采取防止扬尘措施。
10、从事土方、混凝土和施工垃圾运输应采用密闭式运输车辆或采取覆盖措施;施工现场出入口处应采取保证车辆清洁的措施。
11、施工现场的材料存放场地必须平整坚实。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密闭存放或采取覆盖等措施。
12、施工现场设置密闭式垃圾站,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应分类集中存放,并及时清运出场。
13、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车辆的尾气排放要符合国家环保排放标准的要求。
14、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
第七章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
为使施工期间的环保工作有序,有效进行,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止由于建筑施工造成的作业污染和扰民,减少施工过程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保障工地附近居民和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我们针对工程施工期面临的敏感环境问题,敏感点和生产的主要环境影响,依照国家及地方环境相关法规的要求确定出施工过程中环保工作的具体安排。将环保工作规范、系统地贯穿施工期的全过程。使施工期的环境影响达到相关法规、标准和环评报告的要求。
1、防止大气污染措施
(1)扬尘管理
1加强对可能产生扬尘的物资管理,袋装水泥、砂、石等在装卸及使用过程中,应避免从高处摔落,应轻拿轻放,不应用力摔打。
2清理施工垃圾时使用容器吊运,严禁随意凌空抛撤造成扬尘。施工垃圾及时清运,清运时,适量洒水减少扬尘。
3在切割瓷砖、砼等块体材料时采用湿作法。
4对施工现场的道路、砂、石等建筑材料堆场及其他作业区,在连续高湿地面干燥时,要经常洒水湿润,保持尘土不上扬。
5对进出现场的车辆,进行严格地清扫;对土方外运,派专人进行清扫,并拍实车上泥土,对松散易飞的物体采取覆盖。对进入施工现场的车辆,由门卫负责,严把出入制度;在大门口设冲洗设备,高压水枪,排水沟和沉砂池;对出入车辆必须清洗干净后方能放出,严禁带泥上路;冲洗的污水流入排水沟流向沉砂池后再排入市政管网。特别土方外运时,必须增设一名人员,进行清扫和清洗,做好扬尘控制。
6散体物料、建筑垃圾必须按照规定实行车辆密闭化运输,装卸时严禁凌空抛散。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尽量库内存放,如露天存放时采用严密覆盖;运输和卸运时防止遗洒飞扬。
7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至垃圾站,如运出场外,必须进行遮盖。
8装载建筑垃圾的车辆,不得超载超量,必防遗漏。
⑨施工现场建立洒水清扫制度或雾化降尘措施,并有专人负责。
(2)烟尘管理
1生活区食堂炉灶采用液化气、煤气和电,不得使用木料和竹片等,减少烟尘污染。
2工地上使用的各类柴油、汽油机械执行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不使用气体排放起标的机械。
3工地严禁焚烧垃圾和废物料及油毡、塑料等,更不得焚烧有毒、有恶臭物体。
第八章应急措施
为了确保重大环境污染发生以后,我项目部能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重大环境污染源的治理及善后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及时控制污染源,及时制止重大环境污染源的继续发生,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特制定本项目部环境污染应急准备和响应
1、组织机构(见前面)
2、事件处理程序
(1)施工现场发生一般的环境(如噪声超标)污染,项目部环境污染应急响应指挥部组织相关人员及时处理、中止施工,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及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能达标时方可继续施工;
(2)施工现场发生较为重大的环境污染,项目部应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抢险,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切断污染源,及时制止污染的持续发展,并及时上报总公司及有关部门。
(3)对很严重的环境污染发生(如火灾发生、大量有害有毒化学品泄漏),要首先保护好现场,组织项目部人员进行自救并立即向公司及有关部门上报事件的初步原因、范围、估计后果。如有人员在该严重的环境污染中受到人身伤害,医院进行救治或打**电话求救;同时通知环保部门进行环境污染的检测。当总公司接到通知以后,指挥部人员赶赴现场,按各自职能组织抢险,成立抢险组。
(4)火灾发生后,立即遵循消防预案相关规定,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以最快速度切断火源,断绝着火点,控制火势直至熄灭火灾;并做好现场的有效隔离措施,及火灾后的善后处理工作;及时有组织地分类清理、清运,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当发生大量有害有毒化学品泄漏后,应及时采取隔离措施,采取适当防护措施后及时清理外运,或采取隔离措施后及时委托环保部门处理、检测,以求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
3、报警和联络方式
事故现场如有发生火灾,应拨打“***”火警电话;如果人员伤亡的,应拨打“***”急救电话。医院为***医院,